振通檢測工作人員正在測試產品
綿陽新聞網訊 一流的營商環境是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土壤,肥沃的土壤才能滋養出參天大樹。近年來,涪城區俯下身子、真抓實干,化身貼心“服務員”,憑借一系列務實舉措和精準服務,為民營經濟發展源源不斷地注入強勁動力,助力民營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破浪前行、蓬勃發展。
走進四川振通室內檢測中心,濃厚的科技氛圍撲面而來,檢測人員在一臺大型壓剪機前,對一塊長寬近一米的橋梁支座進行橋梁球形轉動試驗。這些支座作為橋梁的重要構件,它的質量好壞不僅與橋梁結構使用安全有著密切的關系,還直接影響著橋梁的使用壽命。
振通檢測作為四川省一家集社會服務、人才培養、協同創新于一體的綜合檢測機構,在行業內享有盛譽。公司先后榮獲“高新技術企業”、四川省“專精特新”企業等稱號,擁有40余項授權專利、軟件著作權,業務涵蓋公路、鐵路、水利水電、房建市政工程質量檢測和安全監測等多個領域,參與建設了300多個重點項目。
“作為一家高新技術企業,創新是我們發展的生命線,我們始終秉持‘向新而行’的理念。在持續攻克智能化檢測監測技術的同時,不斷推動業務升級,拓展服務領域,開拓新賽道,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四川振通檢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杜義祥向記者介紹道,公司在發展過程中也并非一帆風順,在隧道工程領域的創新發展就曾一度遭遇技術“卡脖子”難題。關鍵時刻,涪城區及時伸出援助之手,通過一系列政策扶持和貼心服務,幫助企業成功突圍,找到了解決辦法。
面對振通檢測的創新發展需求,涪城區政府迅速行動,依托“人才十條”政策,發布“揭榜掛帥”全球攬才項目榜單。經過嚴格評審,振通檢測與西南科技大學成功“牽手”,達成合作協議,聯合研發隧道便攜式多功能全景鉆孔成像系統及裝備。目前,該產品已投入使用,并成功入選中國公路學會2024年全國公路隧道“四新技術”重點推廣名單。
近年來,涪城區始終聚焦市場主體需求,積極傾聽民營企業的心聲。圍繞企業最關注的融資、人才、創新等核心問題,相繼出臺“人才十條”“金融十條”“科創十條”“園區十條”等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政策,全力支持民營經濟做大做強。
涪城區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曉玲表示,接下來,涪城區將持續發力,進一步強化主體培育,深入落實《創新創業扶持政策》,有計劃地培育創新型企業集群。同時,積極暢通“股、債、貸”融資渠道,著力破解輕資產企業的資金難題。搭建更多對接平臺,探索建立技術經理人制度,打通技術轉移轉化專業通道,支持企業與高校院所攜手開展技術攻關,全力攻克企業發展中的“卡脖子”技術難題。在優化創新生態方面,依托孵化平臺,構建一站式孵化服務體系,為企業提供全方位、全鏈條的精準服務。持續開展“揭榜掛帥”全球攬才項目,不斷提升科技服務的精準供給水平,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持。(何蕓倩 記者 尹秦 文/圖)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