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內要保持通風透氣,溫濕度均衡,蠶寶寶才長得好……”每年的5月到10月都是桑蠶養殖的旺季。一大早,市人大代表薛憶就前往楊家鎮朵朵樹村桑園蠶棚進行技術指導,從桑樹的管理到蠶兒的飼養,每一個環節都進行仔細地了解。從大棚回到公司,來不及休息,薛憶又開始坐在電腦前忙碌了起來。“我們要抓好這段時間的工期,才能有一個好收獲,這條桑蠶‘絲路’才能讓更多老百姓增收致富。”
薛憶出生于一個擁有豐富桑蠶養殖經驗的家庭。她在上海交通大學完成本科學業后,遠赴美國杜克大學深造,獲得研究生學位。在海外學習與工作期間,薛憶在戴爾科技集團及多家知名科技企業積累了近十年的科技工作經驗。2019年,她選擇回到綿陽天虹絲綢有限責任公司,開啟新農人的旅程。
天虹絲綢公司位于涪城區,目前已建成標準化、規模化桑園1。15萬畝,輻射帶動發展桑園3。5萬畝,范圍涵蓋楊家、吳家、新皂、豐谷4鎮14個村,發展返包大戶近500戶,帶動9312戶農民栽桑養蠶。蠶桑產業成為涪城區農業的主導產業之一。
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全球繭絲行業壓力疊加,薛憶帶領團隊,新添繅絲設備,提高了生絲產量質量,“涪城蠶繭”被繅制成絲,大大減輕了庫存壓力,保障了蠶農的利益,并積極與國外奢侈品集團洽談合作,在國內繭絲行業幾乎無出口的情況下,涪城的精品生絲卻能一枝獨秀,出口海外。
“養蠶的過程中,只要遇到啥問題,給公司打電話,技術人員就會上門來點對點指導,我們很放心。”種植戶鐘銳承包了3個大棚,一家6人每天用心養護著蠶寶寶。“除了技術指導,公司還負責收購,我們完全不用愁銷量,去年我們的鮮繭總收入接近50萬元,純收入都有20余萬元,今年有信心收入更高。”看著眼前長勢喜人的綠油油的桑田,鐘銳充滿了信心。
人民代表為人民,就要用好人民賦予的權力。“2021年涪城區蠶桑現代農業園區被認定為省四星級現代農業園區,經過幾年的發展,已經有了成為五星級園區的優勢。”作為人大代表,多年與桑蠶事業打交道,薛憶提出將涪城區蠶桑現代農業園區推薦申報省五星級園區的建議。
薛憶在履職調研中發現,園區聚焦特色產業,打造了“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養蠶農戶”的蠶桑產業聯合體,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度提升,而且園區構建了“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產品品牌”的品牌體系,生產的“天虹絲綢”入選四川省農業品牌目錄,“涪城蠶繭”還獲全國地標產品。“這些都是申報五星級園區的優勢,更重要的是,打造五星級園區將進一步提升‘涪城蠶繭’知名度、穩定就業崗位、促進農民就業增收,所以我接下來的履職重點就在這件事上。”薛憶說。
“作為人大代表,我們一直在發展規模化桑蠶養殖,現在農村產業化面臨新挑戰,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打造更好的桑蠶養殖園區,帶動農村發展,讓更多的百姓腰包鼓起來。”薛憶告訴記者。(霍德佳 記者 鄭金容 蔣成林)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