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近年來,綿陽市人大常委會積極踐行“深度融入中心、全方位服務大局”的工作取向,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經濟工作監督重點,在全省率先探索市縣兩級人大全流程上下聯動監督方式,與各縣(市、區)人大從議題確定到視察調研、會議審議、結果運用等各環節進行全流程上下聯動,開展全覆蓋監督,助力綿陽打造“四川領先、國內一流”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綿陽市八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市“一府兩院”關于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情況的報告
聯動選題把準監督方向
每年一季度,市人大都會組織9個縣(市、區)人大常委會進行專題會商,共同研究擬定《聯動監督計劃(建議方案)》,并分別提請同級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審議后,納入各自年度工作要點和監督工作計劃,確保方向一致、目標一致。
聚焦事關全市發展大局的中心工作和群眾高度關注的民生話題,在聽取同級“一府兩院”、各級人大代表等有關方面意見的基礎上,自2020年起,綿陽市縣兩級人大已連續五年將聯動監督的議題“瞄準”優化營商環境。
“優化營商環境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領域多、范圍廣、難度大,需要方方面面共同努力、久久為功。”據市人大經濟委負責人介紹,今年,市縣兩級人大進一步聚焦營造良好市場環境、及時高效回應企業訴求、提升政務服務水平、保障企業合法權益等內容開展上下聯動監督,更好推動解決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反映的痛點堵點問題。
聯動調研夯實監督基礎
在綿陽,每一個聯動監督事項都會成立由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副主任,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和委室負責人、縣(市、區)人大常委會負責人、五級人大代表、市級有關部門負責人組成的聯合調研組,開展全覆蓋調研;9個縣(市、區)同步開展延伸調研,廣泛聽取意見建議。
實地調研營商環境建設基本情況
今年5月下旬到6月上旬,綿陽市縣兩級人大組建7個聯合調研組深入法檢“兩院”、政務服務大廳等15個職能部門,實地走訪91家重點民營企業,全面了解《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四川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實施情況;組織召開9場座談會,面對面聽取各類市場主體及有關方面的意見建議。期間,還專門研究設計《綿陽市優化營商環境滿意度調查問卷》,通過“綿企通”平臺在線發放1157份,累計收到各類評價和意見建議711條。9個縣(市、區)人大常委會結合本地實際,走訪民營企業172家,組織280余名人大代表、民營企業家召開座談會14場次,廣泛收集各類意見訴求670條。
“涪城區是中心城區,企業數量比較多、情況也更為復雜,通過深入調研全面掌握優化營商環境的第一手資料,非常有必要。”涪城區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黃孝軍說,通過市縣兩級人大全覆蓋調研,進一步摸清了當前綿陽營商環境建設基本情況、找準了存在的突出問題,為下一步開展更具針對性的監督奠定了堅實基礎。
聯動審議形成監督合力
充分審議是保證聯動監督工作質效的關鍵環節。
6月26日,綿陽市八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市“一府兩院”關于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情況的報告,梳理形成涉及深入推進“一門一窗一次一網”“兩集中、一上網”改革、推動惠企利民政策應享盡享應兌快兌、解決拖欠民營企業賬款問題等11個方面具有可操作性的審議意見。
為了切實提高審議質量,充分吸收縣(市、區)人大常委會的監督成果,在此之前,9個縣(市、區)人大常委會已先行召開會議,結合調研情況審議同級政府有關工作報告,并將審議意見報送綿陽市人大常委會。6月17日,綿陽市人大常委會專門召開優化營商環境專題座談會,通報聯動監督前期工作開展情況,聽取各地工作情況匯報,市級部門就各縣(市、區)反映的問題現場一一回應。
聯動跟蹤確保監督實效
審議結束,并不意味著聯動監督收場。綿陽市縣兩級人大常委會在會議結束后,分別第一時間將審議意見印發同級“一府兩院”及有關部門研究處理。3個月后,市縣兩級“一府兩院”向同級人大常委會報送審議意見辦理落實情況,市縣兩級人大常委會例會再對審議意見辦理落實工作開展滿意度測評,有效形成監督閉環。
“市人大常委會審議意見堅持問題導向,抓住了工作的要害。我們將壓實責任、細化措施,努力把人大問題清單轉化為部門工作清單。”市政務監督服務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
優良的營商環境猶如陽光和水對生命的價值。下一步,綿陽市人大常委會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省委十二屆六次全會精神,充分發揮人大職能作用,保持定力、一督到底,以上下聯動監督的小切口,助推營商環境的大提升。
(顧飛帆 涪江觀察記者 鄭金容 蔣成林 文/圖)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