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如何讓法律援助惠及更多的基層群眾?如何實現以“應援盡援、應援優援”,讓群眾更好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一直是平武縣人大代表、平武縣法律援助中心主任胡艷關注的重點。
“大叔,最近身體咋樣?”“每個月的贍養費你們都拿到了嘛?”11月11日,胡艷一大早便來到位于平武縣義佛山村臭草坪組的陶在榮老人家里,進行回訪。
陶在榮、付春華夫妻兩人年事已高,常年生病,生活困難,無人照顧。兩位老人與兩個女兒常有矛盾,同時女兒之間也互有矛盾,村里雖調解多次,但一直沒法解決贍養問題。于是陶在榮向平武縣法律援助中心申請援助。
“援助中心在了解到老人的情況后,立即為老人開啟了綠色通道,多次上門了解情況、化解矛盾,并指派專業律師進行辦理,以最快速度解決老人的法律援助需求。”胡艷說,經過律師、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員多次與承辦法官、當事人溝通,最終法院作出判決,順利解決了老人的贍養問題。“謝謝他們給我們的法律援助,工作人員后續還經常來看我們,真的很有心!”陶在榮高興地說。
人大代表為人民,法律援助暖人心。自從2021年7月當選平武縣人大代表,胡艷認真履行代表職責,立足法律援助惠民本職,積極開展普法宣傳,用實際行動自覺肩負起人大代表這份沉甸甸的責任,有力維護了困難群眾的合法權益。
“為方便困難群眾申請法律援助,我們不斷加快網絡化建設步伐,打造‘中心+站點’立體網絡模式,構建半小時法律援助服務圈。”胡艷告訴記者,“目前,平武共建立了基層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20個,村(居)委會建立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178個,形成了覆蓋縣鄉村的三級公共法律服務網絡體系,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群眾可以最快的找到我們,尋求法律援助。”
在辦理法律援助案子的過程中,胡艷深刻地感覺到法律援助工作的重要性,感受到基層群眾尤其是老年人對法律的需求很大,但基層法律服務配套有限,群眾自身權益被損害時不能及時得到法律幫助。多年的基層工作經驗,讓她了解到基層群眾對法律的需求,以及法律援助面臨的困境。胡艷表示,“作為人大代表,我打算草擬與法律援助相關的建議,并加強與有關部門溝通,力爭進一步完善基層法律援助服務體系,擴大公共法律服務普法宣傳的廣度和深度,讓更多的基層群眾及時得到法律援助。”(記者 鄭金容 蔣成林)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