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化農業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基礎,梓潼縣人大代表張榮鴻通過成立家庭農場、大力推行機械化作業、帶動困難群眾參與機械化作業等方式,當好農業領路人,為當地農業現代化發展貢獻力量。
近期,隨著稻谷的收割完成,不少村民將新收割的稻谷送到位于梓潼縣文昌鎮榮鴻家庭農場新建的烘干房進行烘干作業。
“以前大家都是靠天晾曬,遇到梅雨天氣,稻谷就無法晾曬,導致霉變無法銷售,同時晾曬時間也長,一般需要幾天。烘干房建成后,現在十小時就能烘干一倉糧,每天可以烘干糧食150噸,效率大大提高,極大地保障了群眾的糧食收益。”張榮鴻介紹說。
2011年,在上海從事餐飲生意的張榮鴻毅然做出一個決定,回鄉發展農業。經過多年的努力與發展,張榮鴻于2017年登記注冊了梓潼縣榮鴻家庭農場,在文昌鎮、雙板鎮、宏仁鎮等地流轉了2200余畝土地開展糧油種植,發展現代化農業。
建設烘干房是張榮鴻推進現代化農業建設作出的努力之一,當選人大代表以來,張榮鴻率先在當地成立了專業合作社。
合作社成立之初,面臨人員不夠、信心不足等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采取‘抱團’的方式,這樣不僅僅服務小農戶,也能在外承接大農戶的業務。一些村民如果沒有購買機械的經濟能力,就通過合作社購買機器,村民在我們這兒領機器,以后有錢了再把剩余的欠賬給合作社填補回來。”在張榮鴻的努力下,合作社投入230萬元,修建了烘干廠房、儲存倉庫、辦公用房及管理人員生活用房,解決了機械設備停放及維修問題,還投資近100萬元購入了20余臺設備。
目前,合作社里有旋耕機、播種機、插秧機、收割機。從耕種到收割,各種大型農用機械應有盡有,為當地和周邊村民提供了全方位的農機社會化服務。
“收割機一天能收割60畝地左右,哪家需要的話,打一個電話聯系我們就可以搞定,非常方便。”農機手羅俊勇說。
“當人大代表,要做好表率。”在推進現代化農業建設上,張榮鴻牽頭成立的梓潼縣張榮鴻農機專業合作社,從育秧、耕、種、防、收等種植全過程實現了全程機械化服務,讓農戶和成員通過機械化“節本、增產、增收”。
(記者 鄭金容 蔣成林)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