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近日,游仙區2023年第一期代表“家站”建設運行現場拉練會暨代表履職平臺培訓會舉行。各鎮、街道、經濟試驗區人大負責同志參加。
“開展代表‘家站’建設運行現場拉練會是一次全新的嘗試,目的是用拉練助力全區代表‘家站’建設及運行提質增效,力爭全區代表‘家站’工作在全市走在前、爭先列。”據游仙區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平臺集各項代表工作于一體,是游仙區落實“智慧人大”建設的重要體現。
在第一階段的代表履職平臺培訓會上,區人大常委會組織專人采取理論講解和現場實操相結合的方式,圍繞代表履職平臺代表檔案管理、代表履職管理、議案建議管理等功能和板塊進行了細致講解。與會人員在聆聽講解后,紛紛上臺進行現場操作演練,逐步熟悉掌握使用方式,為今后在全區進一步推廣“檔案隨時翻、民情隨時聽”的“線上+線下”人大工作模式打下了堅實基礎。
培訓結束后,與會人員先后前往魏城鎮“代表之家”、魏城鎮桂花社區“代表聯絡站”、石馬鎮“代表之家”、石馬鎮東林片區“代表聯絡站”等點位,采取現場觀摩、聽取匯報、查閱資料、交叉評分等方式對兩地代表“家站”硬件設施、陣地管理、履職檔案管理等情況進行拉練檢查。
大家邊聽邊看、邊走邊記、邊學邊問,相互觀摩促交流,對標先進學經驗,及時發現本地代表“家站”建設及運行中的不足和問題,收集總結一系列好的經驗做法。
在之后召開的集中座談會上,與會單位相關人員就拉練活動認真談感受、談進度、談打算,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討和分析,考驗了對代表工作的熟悉掌握程度以及思考和想法。
“我們一直在探索如何進一步加強全區代表工作,本次現場拉練在今年上半年就已提前部署,今年還將陸續開展3次,確保各單位全覆蓋、無死角。”區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
代表家站,是人大代表聯系人民群眾的連心橋和為人民服務的主陣地。據了解,近年來游仙區人大常委會堅持做好融合文章,以“五化”為抓手,在全區各鎮(街道)建成“代表家站”104個,建立區人大、鎮(街道)人大、代表家站“日??己?年底復評”的三級“動態考評”機制,并堅持走好“夯實基礎—持續提升—現場評比”三部曲,努力把“代表家站”建成代表履職的“比武臺”、服務群眾的“連心橋”、代表工作的“晴雨表”,用“小家站”認真書寫全過程人民民主“大文章”,一系列推進代表“家站”建設及運行的舉措成為推進全區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有益探索和生動實踐。(李雨航 綿報融媒記者 周鈺)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