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報融媒記者 趙燁
近年來,“家庭農場”這個新型經營主體悄然興起。通過近年來的發展,家庭農場在引領現代農業發展、集約化經營上的作用日益凸顯,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動能。
今年38歲的三臺縣人大代表、劉哎呀家庭農場負責人劉小英就放棄了高收入,返鄉創業,讓昔日的荒坡開滿鮮花,讓產值低下的土地變成致富田,成了當地有名的致富能人。
“我出生農村,對家鄉很有感情。”劉小英回憶,選擇返鄉創業最大的底氣來自國家對農業的大力扶持,鼓勵農民工回鄉創業,而且當地青壯年外出務工較多,一些土地撂荒,讓她感覺可以“大干一場”。
劉小英返鄉創業的這一做法得到當地黨委政府和村“兩委”的支持。經過協調,她陸續流轉了100余畝山坡地、240多畝土地,成立家庭農場,以七彩菊、刺梨、川芎為主,通過糧經輪作的方式種植糧油作物,在有限的土地上建立起了經濟作物和傳統農作物共同發展的新型農場。
“七彩菊是一年生作物,每年11月份開始種,然后4月份開始采摘,一直可以采到8月份,畝產至少在5000元以上。一年七彩菊的產值大概七八十萬元的樣子。”劉小英說,農場還種了兩三百畝的糧油。
作為新農人,劉小英還通過不斷學習和實踐,進一步提高農業生產技能和經營水平,從一個種莊稼的門外漢成長為新型“農把式”。
“傳統的種植費力不說,糧食畝產還不高。”劉小英說,自己一開始就實施科學種田。比如,她改變“一炮轟”的傳統施肥方式,既重施底肥,又巧施返青肥,保證了作物生長的營養需求。由于當地長期施肥不當,一些耕地的質量下降,劉小英采取深耕細耙、增施有機肥等方式,恢復耕地肥力。同時,邀請本地“土專家”參與田間管理,采用稻鴨共育的方式培育水稻,水稻單產量明顯提高,養殖的生態鴨也賣出了好價錢。
如今,劉小英通過直播帶貨及與相關購物平臺合作,實現了線上線下同步銷售,讓更多人知道了三臺建平鎮四季村,村里逐漸熱鬧起來,每年都會有很多游客慕名前來游玩,置身于花海拍照、品嘗跑山雞……
依托山林花海和秀美田園,劉小英堅持綠色生產理念,打造天藍、地綠、水清、人和,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的美麗幸福新鄉村,帶動40多名村民實現在家門口上班的愿望。“部分土地流轉給農場,我們兩口子都在這里上班,年收入有六萬多元。”在農場務工的村民杜召晴說。
去年3月,劉小英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評為“四川省首批鄉村振興致富帶頭人”。如今劉小英在土地上耕耘夢想的同時,積極幫助其他農戶發展生產,為他們尋找好項目,幫助申請發展資金,銷售產品,受到周邊農戶的好評。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