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廣場主題雕塑《新生》
蜿蜒曲折的河流,靜靜地流淌在新縣城和遼安大道之間。城里城外植被繁茂,一幢幢嶄新的房屋,一條條明亮的街道……6月走進北川新縣城,整個人仿佛穿梭于城市公園。
13年前,這里還是一片荒地。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北川老縣城被摧毀,已不適合在原址重建。
2009年6月,新縣城建設全面開工。經過近3年艱苦建設,一幢幢新樓拔地而起,這里有了城市模樣。2010年12月底,老縣城建成區受災群眾首批入駐新縣城。次年2月,北川新縣城正式開城。
這座新城,匯集12位院士和50多家規劃設計單位的心血。近年來,北川因地制宜加快發展腳步,不僅成功脫貧,還建立了通航產業園、新材料產業園、智慧家居及物流產業園、農特產品產業園、現代服務業產業園等多個產業園區。
如今,北川新縣城已成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核心區域。根據相關部門統計,今年“五一”期間,北川全境共接待游客40.142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總收入45962.6萬元。
采訪地點:
北川新縣城
紅色記憶:
北川新縣城是“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唯一異地重建的縣城。北川災后重建受到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隨著黨中央“一定要再造一個新北川”的號召,第一時間里,12位院士、50多家規劃設計單位、138個施工單位、5萬建設人員涌入北川,參與到建設中。北川新縣城的建設和發展引起國內許多城市的關注。2020年,河北雄安新區管委會就到北川新縣城進行了學習考察。
優美的園林城市
異地重建 世界矚目
2011年2月1日(臘月二十九)晚7時,在新縣城中心的商業街入口處,立起一扇紅色城門,火槍隊向空中開槍,城門緩緩推開——在全世界的注視下,北川新縣城正式開城。
關于北川新縣城重建,有幾個關鍵性節點——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北川老縣城被摧毀,已不適合在原址重建。經國務院批準,異地選址,“再造一個新北川”;
2008年6月,中規院專家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后得出結論:安昌鎮東南最佳。11月初,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北川新縣城選址;
2009年5月12日,北川中學正式動工,成為北川新縣城開工的首個項目。6月,山東17市完成鄉鎮援建后,集體轉戰建設新縣城,僅僅三個月,首期安居房全部主體封頂;
2010年9月1日,4所學校、2所幼兒園如期開學。9月25日,山東援建項目全部竣工。新縣城整體移交。12月23日,北川老縣城居民搖號分房,入住新縣城;
2011年1月25日前,北川老縣城居民正式入住新縣城。
從地震毀滅家園到入住新縣城新家園,僅僅3年不到,世界贊嘆。
北川新縣城的建設廣泛調動了社會各界的積極參與。根據國務院對口援建工作方案,山東省對口援建北川。不僅如此,北川新縣城重建還得到了國內外的廣泛援助。
山東作為北川震后的援建省份,自開展對口援建以來,舉全省之力,以“再造一個新北川”為己任,堅持“科學援建、務實援建、和諧援建”的理念,全力推進“農村、鄉鎮、新縣城、工業園區和人力智力支持”五大援建任務,使極重災區北川迅速恢復再生功能,重現勃勃生機。
北川新縣城的建設和發展引起國內許多城市的關注。2020年,河北雄安新區管委會就到北川新縣城進行了學習考察。據了解,考察團詳細了解新縣城規劃后表示,這座城市的建設嚴格按規劃執行,是一座優美的園林城市。
如今,北川新縣城已是地震災區第一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示范基地,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和展示中國發展模式、發展理念、發展道路勃勃生機的窗口。
航拍北川新縣城
生態羌城 幸福新生
站在北川新縣城新生廣場上,四處看去,“新生”的感覺特別強烈。
城區建筑限高30米、出門300米就見樹或進園,這是北川新縣城規劃的特別之處。
到了夜晚,這個全國唯一的羌族自治縣更是展現出它的民族特色。在縣城中心的“巴拿恰”商業街和旁邊的新生廣場上,人們圍成圈,跳起羌族舞蹈“沙朗”(羌語意為“唱起來、跳起來”)。人們不停地旋移、甩手、搖肩、騰躍……身體俯仰間,展示著北川人民群眾的蓬勃生命力和幸福新生活。
北川羌族自治縣縣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北川大力發展園區經濟,“一區七園”格局基本形成,成功創建為第二批天府旅游名縣,目前已建成1個5A級、四個4A級景區,被認定為全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區。根據相關部門統計,今年“五一”期間,北川全境共接待游客40.142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總收入45962.6萬元。同時,北川推進規模化種植、集約化經營、標準化生產,累計打造中羌藥材、高山蔬菜等“五大特色基地”75萬畝,木竹原料林46萬畝,建成特色養殖基地213個。北川新縣城脫貧攻堅成效顯著,多措并舉穩定就業,社會保障體系也得到了不斷完善。
在外拼搏多年的任先生不久前返鄉創業,在新縣城做起了餐飲。他告訴記者:“北川如今發展得越來越好,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我們北川人只會越來越幸福。”
任先生是北川眾多返鄉就業農民工的一個代表。隨著北川現在越來越多學校的建成、“網紅”旅游景點的落地,高質量企業的入駐……眼看著北川的“人氣”愈發高漲,人們的日子也越過越紅火。返鄉創業的楊先生表示:“我開了一家網咖,雖然規模不大,但政府給予了我大力支持和幫助,辦理相關手續十分高效,對我們創業者來說非常安心暖心。”
近年來,在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廣大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全縣政治生態持續向好、干部群眾精神面貌持續向上、高質量發展動能持續增強、社會和諧穩定局面持續鞏固。
未來的北川,將繼續把握發展規律,保持戰略定力,搶時間、抓機遇、爭要素,為“營商環境好、創新能力強、區域格局優、生態環境美、開放活力足、幸福指數高”不斷賦能,全面建成“大美羌城、生態強縣、繁榮北川”。
記者手記
新城未來更美好
行走在北川新縣城,有一種陌生又熟悉的感覺。這是一個具有羌族特色的城市,高聳入云的羌碉,婉轉悠揚的羌笛,色彩絢麗的羌繡,熱情奔放的羌舞,甘冽醇香的青稞酒,無不顯示出其獨特濃郁的民族風情。
在北川新縣城的中心,有一條羌味十足的商業街——巴拿恰,巴拿恰的大門上懸掛著羊頭。在巴拿恰商業街里面,特色產品琳瑯滿目。羌族被稱為“云朵上的民族”,傳說在遠古時期,羌人部落被一只公羊帶著來到北川大山之中,從此在這里繁衍生息,這就是家家戶戶門口和大廳懸掛羊頭的原因。
如今的北川新縣城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然成為一座現代化新城,讓人感嘆、贊嘆。如果你不知道她的故事,是無法想象這是一個在悲痛中誕生的新城。
行走在北川新縣城,你會由衷地體會到,“任何困難都打不倒堅強的中國人民”。時光沉淀之后的新北川,帶著夢想奔向更美好的未來。(綿陽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劉毅 周鈺 胥江 文/圖)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