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員+心理醫生聯動開展“絕地救援”
35分鐘的通話挽救輕生男子
綿陽新聞網訊 “同志,我沒辦法活了,可以幫我通知家人處理我的后事嗎……”4月7日18時30分,綿陽市公安局110報警服務臺接到一個特殊的求救電話,一名男子稱自己心灰意冷,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
在安撫男子情緒的同時,接警員鎖定其位置,通知附近警員趕到現場,同時啟動“警醫聯動”處置機制,聯動新開通的“12356”心理援助熱線,讓24小時在線值守的綿陽市第三人民醫院心理醫生與報警人直接對話。
在民警和心理醫生長達35分鐘的耐心引導與安撫下,經過警醫聯動的全力救援,最終,這名男子成功獲救。
4月10日,綿陽市公安局情報指揮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去年5月,綿陽市公安局110報警服務臺與綿陽市心理援助熱線(市第三人民醫院)攜手共建的“110青少年心理危機干預”警醫聯動工作機制正式運行,并設置開通了專席,實行24小時全天候運行。
此后,在接到此類警情后,警方會迅速鎖定報警人所在位置并指令周邊警力趕到現場開展救援,同步聯動“12356”心理援助熱線,及時對報警人采取專業的心理疏導。
“民警趕到現場實施救援、穩定現場秩序,防止報警人實施極端行為,心理醫生依托心理援助專線,實現‘110+心理專家’三方聯動,填補了傳統接警中專業心理干預的空白。”該負責人表示,在該機制下,110報警服務臺、轄區處警單位、心理援助團隊實現無縫銜接,短時間內便可完成“接警—定位—干預—救援”全流程。警醫聯動機制運行以來,已成功聯動處置多起相關求助警情。
此外,在警醫聯動機制運行后,除了開展好“線上干預、線下聯動”工作外,警醫雙方還逐步增添涵蓋隨訪建檔、專業培訓等多項工作措施,心理醫生定期對110接警員開展心理危機干預專業強化培訓,傳授專業溝通方法、技巧和處置策略,充分發揮好公安機關及時性和醫護力量專業性的職業特點。
“有了心理專業力量加入,以他們特有的溝通技巧,可以幫助更多有需要的求救人擺脫情緒困境,同時也為線下應急處置爭取必要的時間和條件。”綿陽市公安局情報指揮中心負責人說。(唐超 記者 劉晏男)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