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罐中裝有大量現金
綿陽新聞網訊 市民遭遇詐騙,取出4.97萬元現金準備交付給對方;網約車司機憑借敏銳的反詐意識,協助警方成功攔截。3月24日下午,市公安局涪城區分局刑偵大隊聯合呼我出行綿陽分公司,為勇敢機智的網約車司機趙師傅頒發了證書和獎金。
3月18日下午,趙師傅在虹高市場附近接到了一個“奇怪”的訂單,“乘客”是四個奶粉鐵罐和兩提尿不濕。出發前,下單的劉女士沒有提供收貨人電話,只告知趙師傅,到達目的地后有人接貨,并讓趙師傅添加了接貨人的微信。趙師傅沒多想,將貨物放進后備箱后便驅車前往目的地德陽。
到達德陽后,趙師傅聯系上接貨人,對方要求她把貨物放在路邊的花臺處就可以離開。出于安全考慮,趙師傅再次聯系發貨方劉女士確認。劉女士說,會有一個戴帽子和口罩的人來取貨,讓趙師傅不用多管。這一系列反常的要求,讓趙師傅心生疑慮,想起此前民警和公司開展的反詐宣傳,她意識到事情可能不簡單,于是果斷撥打了報警電話。
接到報警后,德陽市公安局經開區分局八角井派出所民警迅速趕到現場。仔細檢查貨物后,民警發現,其中兩罐奶粉有重新封印的痕跡,打開奶粉罐,里面竟放有大量現金,經過清點,數額高達49700元。
綿陽市公安局接到跨市通報后,立即啟動合成作戰機制,迅速查明下單的劉女士住址,涪城區分局刑偵大隊民警隨即找到劉女士。隨著調查的深入,事情的真相逐漸浮出水面。
今年3月,劉女士收到一個陌生快遞,掃碼后進入了一個陌生群聊。在客服人員的誘導下,劉女士點擊群內鏈接,下載了一款刷單返利APP,開始嘗試所謂的“投資理財”。前期投入少量資金完成任務后,劉女士確實獲得了幾十到幾百元不等的傭金,這讓她嘗到了甜頭,便加大了投入。3月18日,劉女士收到一個任務單,對方稱預付5萬元,完成任務后可返利1.75萬元,還以線上預付通道擁擠為由,建議她取現金線下支付。看到群里其他人都按此操作拿到了刷單盈利,劉女士沒有多想,前往銀行分三次取現5萬元,隨后,她將4.97萬元現金放在奶粉罐里,通過網約車送往德陽,而詐騙分子早已安排好人員準備在德陽接收。
幸運的是,趙師傅的警惕和果斷報警成功阻止了這起可能發生的詐騙案件,幫助劉女士挽回了損失。記者聯系上趙師傅時,她告訴記者,自己開網約車已有半年時間,此前從未遇到過如此“奇怪”的訂單,“掙錢不容易,能幫助別人保住這份辛苦錢,我覺得很高興。”
目前,該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警方提醒廣大市民,刷單返利類詐騙手段層出不窮,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的投資誘導,避免財產損失。(陳樂 記者 劉晏男 文/圖)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