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時植新樹 靜待煦風拂
當代年輕人們
別再螞蟻森林偷能量了
趁著植樹節
“植”此青綠 為春天上色
如果你無法親手種下一棵樹
沒關系
出門走走 感受城市的樹影花香
春賞櫻、夏觀荷
秋天去西山公園看紅葉
冬天去富樂山賞梅林
咱們綿陽可是將“綠色基因”植入城市脈絡,構建園林綠化“1+3+N”制度體系,將“公園城市”綠色發展理念融入到城市發展中,讓自然生態與城市生活完美融合,“推窗見綠、出門入園” 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是市民們觸手可及的生活日常。
一組數據,帶你解鎖綿陽版“公園城市”建設成果:
?2018年,綿陽順利通過國家園林城市復查驗收。獲批國家園林城市(縣城)2個,省級生態園林城市(縣城)2個,省級生態園林城鎮1個,省級園林城鎮4個,省級園林式居住小區(單位)31個。
?2021年以來,結合城市更新行動,實施城市綠色空間“微更新”“微改造”,累計建成164個口袋公園、城市綠道198.45公里,公園綠地星羅棋布,為城市打開“美顏”濾鏡。
?近10年來,相繼建成東山公園、科技城人才公園、科學藝術公園等16個城市公園,改造提升人民公園、富樂山公園、西山公園、中華科學家公園、園藝湖公園等眾多綜合性公園。綠化覆蓋率達到42.32%,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4.8平方米,綠化指標總體呈增長態勢。
?2024年,推動公園綠地開放共享,發布首批14處公園綠地共享清單,開放共享試點40個,利用公園中的草坪、林下空間及閑置區域,拓展開放空間面積259.22公頃,其中開放草坪面積57.21公頃。
(2024年成都世界園藝博覽會 綿陽園獲四川城市展園大獎)
扎根,方得枝繁葉茂
深耕,才有一城傾心
近年來,綿陽著力構建園林綠化“1+3+N”制度體系:
?編制出臺1個專項規劃(《綿陽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2021-2035年)》)
?3個管理規章(《綿陽市城市園林綠化管理辦法》《綿陽市城市公園管理辦法》《綿陽市城市公園分類分級管理辦法》)
?N個技術規范(《綿陽市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導則》《綿陽市園林工程施工規范》《綿陽市口袋公園建設導則》《綿陽市園林綠化養護標準》《綿陽市綠化養護管理技術規范》《綿陽市綠化養護重點工作指南》等)
?覆蓋規劃、設計、建設、管理全鏈條,為園林綠化提質增效和科學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到2035年綿陽計劃新增32處城市公園,其中綜合公園19處,郊野公園13處,計劃實現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超16平方米/人。
?公園綠化活動場地服務半徑覆蓋率超90%,城市綠化覆蓋率不低于48%。
植一抹綠色 溢一城春光
希望是種下的
按照《綿陽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2021-2035年)》,綿陽將以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為總體目標,推動山水人城和諧相融,形成59個城市特色公園,建成“科技魅力、文化詩意”的現代公園城市,勾勒出一幅“三江六岸延文韻、十山抱城攬盛景、千載綿州科技新、萬畝青園碧道里”的秀美畫卷。
樹木
是天空寫給大地的情書
綠意
是綿陽承諾每位朋友的幸福
(杜雨霏)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