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科技金融是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重要資本引擎。今年以來,我市成立綿陽市科技創新股權投資基金、“上線”成果轉化貸、常態化開展科技金融對接會,推動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
為破解成果轉化難,綿陽科技城“兩金”管理中心密集出招。“上線”成果轉化貸,進一步激發科技型企業的創新創造活力,促進創新成果轉化應用、推進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據悉,科技城“成果轉化貸”產品可為在綿開展科技成果轉化的省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企業、瞪羚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和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等提供信貸支持。
綿陽在此之前已展開諸多嘗試。“十三五”以來,綿陽市積極深化國家科技和金融結合試點,設立科技金融專營機構30家,創新推出科技金融產品50多個,金融助力科技型企業發展有了“綿陽方案”。
數據顯示,科技成果轉化貸“上線”以來,已為2戶科技型企業放款5500萬元。“為科技創新插上金融的翅膀!”綿陽科技城“兩金”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市深入開展科技和金融結合試點,創新開展“撥、貸、投、保、貼”等科技金融聯動工作,積極破解科技型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全市科技信貸余額呈逐年遞增,已超過470億元,科創投累計超10億元。
除了在產品上“解題”,市科技局還成立科技助理成果轉化組、科技金融組,多措并舉打破科技創新供需之間的藩籬,推動科技成果擴散、流動、共享及應用,進一步提升綿陽科技成果轉化質效,助力科技企業貸款達5649.91萬元。
近來,綿陽市首批科技助理田勇早上起來的第一件事,便是對企業的資料進行再梳理。而翻開他的工作日志,日程安排的滿滿當當:圍繞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需求,打包合并“同類項”,精準匹配創新資源及發展要素,打通聯系服務企業的“最后一公里”……
深入踐行“一線工作法”,摸清企業需求。在走訪中,綿陽市科技成果轉化組科技助理發現多數產學研合作項目具有高風險、缺乏抵押物等特點,無法滿足金融機構風險防范的需要,致使產學研合作項目從基礎性研究、中試到產業化各個環節都存在金融支持不足的問題。
針對上述問題,科技助理密集“出招”,協同投融資機構和銀行深入高新技術企業,送政策、搞輔導,提供科技金融服務,為高新技術企業創新發展鋪路搭橋。
四川凱路威電子有限公司便是受益者之一。接到企業訴求后,綿陽科技城“兩金”管理中心積極對接、協調風險基金合作銀行綿陽農商行臨園支行,利用知識產權質押為其解決1000萬元的貸款,助力企業發展。
“隨著公司業務量的增加,今年芯片訂單量預計高達30億張以上,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資金鏈緊張。在科技助理積極對接下,我們已與華西證券開展‘投貸聯動’業務的實質性磋商。”該公司負責人彭澤忠心中充滿感激。
四川凱路威電子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RFID(射頻識別)的高新技術企業,RFID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可簡單比喻為“無線條形碼”,國內的二代身份證、電子門票等均應用這類技術。“RFID芯片屬于最基本的消耗類傳感器,在物聯網中承擔著信息采集、存儲的重任,相當于物聯網產業的‘糧食’。”彭澤忠介紹道。
“科技成果走出實驗室,要通過小試、中試到產業化開發,涉及技術供給、渠道打通、企業承接、金融支持等諸多因素,其全鏈條的每個環節都至關重要。”在田勇看來,很多科技型中小企業面臨既無有效抵押物,又無漂亮財務報表,手中只有幾項“潛力股”技術的局面,而全鏈條的科技金融支撐能幫助企業打通成長的瓶頸。(綿報融媒記者 郭若雪)
編輯:郭成 校對:李志 審核: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