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激光科技創新產業大會
手持式激光雕刻機
四足仿生機器“人”
對綿陽而言,科博會這場延續10年的約會,每場都值得回味。
11月16日,以“科技引領·創新創業·合作共享”為主題的第十屆中國(綿陽)科技城國際科技博覽會如期而至。
在4天的盛會里,游仙促成集中簽約項目17個,與10家企業簽訂項目合作協議,簽約資金達164.7億元。
在游仙,“科技引領·創新創業·合作共享”的故事一直延續。
□李洋綿報融媒記者 周鈺 文/圖
豐富“內涵”
彰顯科技魅力
走進綿陽國際會展中心,滿滿的科技感撲面而來。一件件大國重器、一批批重大裝備、一項項前沿科技成果,閃耀在科博會的“舞臺”之上。各領域的高科技展品,充分展示出國家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取得的巨大成就。
在此次科博會1號展館內,有一只迷彩涂裝的“機器狗”,通過上演匍匐前進、快樂轉圈、極速前進等多種形態,吸引了不少參展人員的眼球。
這是由中國兵器裝備集團五八所研制的四足仿生機器人,它的“腿腳”十分靈活,站起來就能走兩步,而它的“大眼睛”,實際上是光學相機,用于偵察,在實戰中,它就是士兵們的“助手”和“搭檔”。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自動化研究所有限公司綜合辦公室王珊告訴記者:“這款‘機器狗’能適應城市的地下、隧道、管道和樓宇之間等多種地形區域,可以執行抵近偵察、協同打擊、危險物品處置以及物資保障等任務。”
據了解,落地于游仙的中國兵器裝備集團第五八研究所,建所30多年來,完成軍民品科研項目400余項,獲國家和省部級獎勵100余項,具有強勁的科研水平和技術實力,在國防兵器工業中占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在游仙布展的2號展館激光產業展區,一個小小的黑匣子引得眾人圍觀。工作人員在“黑匣子”的屏幕上點了幾下,僅兩三秒時間,一張激光刻印的書簽便打印好了。
這個“黑匣子”可大有來頭!它的名字叫T-BOXONE手持式激光雕刻機,是武漢華工激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專為戶外標記打造的特制機型,小巧的機型十分輕巧靈活,適用于各類戶外打標環境,它內部配置12000毫安電池,可續航使用6小時,輕松應對無電環境,操作十分簡單。
“這款打標機不僅可以用于加工大型機械的零件,還可以在門店使用及為個人家庭定制。”華工激光網銷銷售經理費春林說,“相較于傳統機型,該款機型突破時空限制,可以輕松完成標記工作。”
緊鄰華工激光展位的四川中久大光科技有限公司,也拿出自己的“王牌”——“我們展出的20000W多模連續光纖激光器,它的突出特點就是高功率密度,光束質量M2可小于15,可以實現更高的加工效率和質量。”中久大光客戶經理周蕓介紹道,“同比其他產品,這款產品采用976納米泵浦技術,具有高電光轉換效率,有效降低用電成本,這個激光器通過多種高低溫實驗、震動實驗及濕熱實驗,能適應各種環境正常運作。”
四川中久大光科技有限公司作為激光聚變研究中心與中國久遠激光技術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依托平臺,公司主要經營業務為光纖激光設備、光纖激光器、光纖器件等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提供高端激光系統解決方案。
記者獲悉,在第十屆科博會上,激光產業展區劃分于智能裝備板塊,總占地面積310平方米,有華工激光、奔騰激光、大族光子等10家企業共計50余件展品參展,每個展位都有專業解說員及展位聯絡員,隨時解答參觀人員的各種問題。
“智慧大腦”
助推產業發展
在展示科技力量的同時,游仙在本屆科博會還同步舉行多項活動:核醫學設備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暨中外專家綿陽行活動、中國激光科技創新產業大會……眾多院士、專家、企業家就前沿科技問題進行探討交流,端出“思想盛宴”。
核醫療關乎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當前核醫學設備產業前景如何?有哪些發展趨勢?在第十屆科博會核醫學設備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暨中外專家綿陽行活動中,兩院院士、中外專家以及科研院所、高校、醫院、企業代表齊聚綿陽,論道爭鋒、暢想未來,聚焦“堆器耦合·診療一體·健康中國”主題,共話核醫學設備產業發展。
核醫療存在哪些問題?核醫療技術和裝備創新研發有什么進展?中國工程院院士鄧建軍圍繞“發揮核研發優勢致力核醫療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主題進行了交流發言。“我們充分利用中物院人才和技術優勢,積極開展核醫療技術和裝備的研發,比如國內首臺自主知識產權醫用回旋加速器正式投入醫院使用,國內首臺自主知識產權的高功率花瓣加速器在某些領域正式投用……”
如今,坐落于游仙的核醫療健康產業園基礎設施及配套工程已完成98%,正在實施亮化、綠化工程。項目建成后預計實現年產值超500億元,年稅收20億元,屆時將成為國內首個集研發、創新、生產制造、教學、醫療、康養、資本、服務于一體的成渝地區國際高端核醫療產業基地。
11月17日,“綿陽科技城光子技術研究院”舉行揭牌儀式。該院聚焦打造高能級科技創新平臺核心使命,立足建成國內一流新型研發機構,重點建設成果轉移轉化平臺、科技產業咨詢平臺和儀器設備共享平臺,培育和孵化高新技術成果,推動實現從成果到產品,從產品到產業的全鏈條轉化。
當前,全球激光產業蓬勃發展,我國激光產業實力不斷增強。未來,產業如何布局、競爭力如何提升?帶著這些問題,兩院院士、專家學者以及科研院所、高校、企業代表齊聚一堂,探討激光技術和產業發展趨勢,開展激光科技成果轉化對接和產業項目合作洽談,為中國激光科技創新產業發展注入新動力。
會上,華工科技、華中華昌、中久新光等10家企業與游仙區簽訂了項目合作協議。太科光電就是其中之一,成都太科光電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趙智亮表示:“太科光電屬于研發型高科技公司,專注于光電檢測儀器設備的生產與研發。目前企業在游仙激光產業園入駐的具體場地已經選好,預計春節后正式投入運營。”
為何選擇入駐游仙激光產業園,趙智亮直言:“選擇落地綿陽游仙,一是因為游仙提供了好的產業平臺,二是這里有深厚的產業基礎,三是入駐于此,有眾多志同道合的企業,既起到一個支撐作用,同時實現雙方合作,共贏發展。”
“游仙擁有承載激光產業項目的充足發展空間,我們規劃建設的激光產業園,緊鄰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規劃面積12平方公里。目前,激光產業園的激光總裝區已入駐光子研究院、高功率激光器等一批項目。”游仙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陳婧超告訴記者,接下來,“神光”配套能源組件、武漢華工科技等10余家國內激光頭部企業即將入駐。預計2025年,激光產業園能實現激光技術應用產業營業收入100億元,2030年力爭突破300億元,努力打造中國“西部光灣”。
近年來,游仙立足區位特征,創新要素基礎、產業結構等實際情況,積極探索“平臺公司+園所+龍頭企業+創新中心+創投基金”和擴區域投資研發、院所就近生產配套的園區院地共建模式,建設激光產業園,目前已簽約21個項目,其中8個入駐,即將入駐13個,力爭到2025年建成縱向成鏈、橫向成群、生態優良的全國一流激光產業基地,產值過100億元。
編輯:李志 校對:郭成 審核: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