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16-2395666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頁 > 區縣新聞 > 涪城
        【涪城】推進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
        发稿时间:2021-07-06 08:29   来源: 綿陽日報
          摘要:2021年以來,地處中國(綿陽)科技城核心區的“全國文化先進縣”涪城區,文化大戲連臺,“憶黨的崢嶸歲月,唱紅色經典國粹”現代京劇專場活動、“慶祝建黨百年”聽涪娃講故事等系列活動,以多樣的文藝形式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為轄區群眾帶來一道道精彩的文化大餐。

          文藝輕騎兵進基層廣場音樂會

          童伴閱讀活動

          戲劇文化進鄉村

          惠科員工在涪城區圖書館惠科分館閱覽書籍

         

         紅苗書箱志愿服務活動

          尊老敬老文藝演出

          街頭藝人表演

          2021年以來,地處中國(綿陽)科技城核心區的“全國文化先進縣”涪城區,文化大戲連臺,“憶黨的崢嶸歲月,唱紅色經典國粹”現代京劇專場活動、“慶祝建黨百年”聽涪娃講故事等系列活動,以多樣的文藝形式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為轄區群眾帶來一道道精彩的文化大餐。

          自2019年11月,啟動創建四川省第二批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縣以來,涪城區堅持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全民互動,創新公共文化服務思路,精準對接群眾文化需求,全力推進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

          □鄒岱杉 劉小蓉 文/圖

          完善機制夯實文化服務基礎

          盛夏的涪城,驕陽似火。但在涪城區青義鎮綿興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卻是涼風陣陣,數10位村民在這里伴著空調的涼意,暢游書海。

          這樣的場景,在涪城區的城鄉每天都能夠看到。

          涪城區是文化部授予的“全國文化先進縣”,2019年11月取得創建四川省第二批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縣資格后,成立了以區委書記、區長為組長,區委宣傳部長、區政府分管副區長為副組長,36個區級相關部門和9個鎮(街道)為成員單位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形成“政府統籌、文化主辦、部門參與”的創建工作格局。

          創建工作啟動,《涪城區創建四川省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縣建設規劃》編制完成,提出6大創建目標任務,引領創建工作高質量開展。同時,區委、區政府出臺一系列制度、辦法,夯實創建基礎。

          目標確定,財力支撐同步跟進。涪城區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縣創建經費納入年度財政預算,2019年以來,安排創建專項資金450萬余元。不斷加大公共文化事業支出,2019年支出2936萬元,2020年增加到3623萬元,年增長23%,人均文化事業經費高于綿陽市水平。

          目前,涪城區文化館建有分館19個、服務點114個,涪城區圖書館建有分館12個、服務點208個,實現了區、鎮(街道)、村(社區)為支撐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城鄉全覆蓋,形成“城市十五分鐘,鄉村十里”的公共文化服務圈。2019年以來,全區公共文化陣地服務人數達360萬人次,年人均服務人次高達1.6次。

          問需于民精準對接群眾需求

          在涪城區城郊街道西園村日間照料中心,每天都坐滿了村民。在這里,村民不花一分錢,在家門口就可以看到來自綿陽城里的各種文藝演出。

          西園村百姓的文化福利,是涪城區“一元文化”項目實施后帶來的。

          “一元文化”項目,是涪城區根據農村、社區老人的文化需求,于2019年7月推出的。該項目運行中,先對優質演出節目進行錄制,經內容審核后,通過廣電網絡傳輸到各村、社區,由群眾根據喜好選擇節目。每個點每播放一次節目,由政府買單向項目運行單位支付一元錢,實現公共文化服務效益最大化、長期化、靈活化。

          公共文化服務怎樣才能滿足群眾多元的文化需求?涪城區從去年開始面向群眾征集公共文化服務項目線索,根據群眾的個性化需求,啟動公共文化“菜單式、訂單式”服務,涉及全民閱讀、文藝培訓、藝術活動、文藝演出等4大類44個子項。

          問需于民,與群眾的文化需求精準對接,是涪城區現代公共文化服務的亮點之一。

          有群眾反映,“部分公共文化服務陣地位置偏僻,無法跨區域享受服務”。涪城區多部門聯動,在城鄉人員集中、群眾經常集聚的廣場、綠地、車站、商超等區域,布局建設“黨群暖心驛站”31個,集“政策宣傳、政務服務、便民服務、文化服務、文明實踐、群眾接待”等功能于一體,滿足群眾文化生活需求。

          “涪城云”是涪城區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建設成果之一。針對群眾需求,涪城區組織技術力量,對平臺進行優化升級,新增了場館預約、志愿服務、云上博物館、云導游等功能。市民進入平臺后,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務。

          創新思路文化資源共建共享

          在涪城區石塘街道古井社區,超過1000平方米的文化大院,成為社區居民每天必去的打卡地。

          古井社區是涪城區典型的拆遷安置社區,曾因“上訪多、困難多、矛盾多”而出名。2018年,區文化館與社區聯手新建以雙擁模范為主題的特色分館,按照“隨處看、經常講、天天演、從小起”的模式,讓雙擁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內容隨處可看。不定期開展各種文化活動,滿足群眾的個性化文化需求,將文化融入社會治理、融入居民生活,增強社區文化教育、宣傳引導的功能。如今,古井社區形成“集體資產多、和諧家庭多、雙擁模范多”等“新三多”格局。

          古井社區的變化,正是涪城區在公共文化服務中的思路創新帶來的變化。

          涪城區在創建四川省第二批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縣中,積極探索“政府主導、部門參與、社會支持”的公共文化服務新機制,破解資金、建設、管理瓶頸。

          涪城區文化館群眾文化培訓中心,是免費開放的主陣地,過去因多種原因導致公共文化服務效能不佳。2018年涪城區引進社會力量投資近120萬元對培訓中心進行優化升級,采取“免費開放+有償服務”的模式,由雙方共同使用和管理,該項目被納入了《2019年四川省公共文化服務典型案例匯編》。

          據不完全統計,從2019年至今,涪城區共引進其他資金逾1000萬元參與公共文化設施改造和特色文化品牌打造,全力推動了全區公共文化服務的提檔升級。

          培育隊伍打造文化服務品牌

          最近一段時間,綿陽天氣炎熱,但位于鐵牛街社區的天青苑川劇團,川劇坐唱演出在每天下午2點都會準時開演。

          作為涪城區知名的群眾文藝團隊,天青苑川劇團通過10多年的堅持,將川劇留在市民的生活中。這個純民間的劇團,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常年開展志愿服務,將戲劇文化送進鄉村、社區、校園等地。

          在涪城區,類似天青苑川劇團這樣的民間文藝團隊有249個。涪城區一直注重對本地文藝團隊的扶持,打造一批具有涪城特色的文化品牌,不斷優化內容供給、提升服務效能。積極與天青苑川劇團、金峰雄獅隊、全民閱讀輔導志愿服務隊、手拉手志愿服務團隊、非遺傳承人等群體合作,擴大“幸福涪城”群眾文化節、“童伴閱讀”“一元文化”“非遺集市”等老品牌的影響力,創新“涪城青年文化藝術服務聯盟”“街頭文化藝術”“紅色文化閱讀空間”等項目。

          “群眾文化,群眾當主角。”近年來,涪城區以“五館”免費開放為契機,通過公益培訓、展演等方式,提升民間文藝團隊的演出水平,不定期組織各類比賽,挑選出優秀節目到鄉村、社區演出。同時,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扶持民間文藝團隊的發展壯大。

          在推動兩項改革中,結合鄉村研學旅游的發展,涪城區邀請專家,培訓退休的村、社區干部,從中物色優秀人才擔任鄉村文旅導師,推行持證上崗,在服務地方旅游發展的同時,也拓展了他們的增收渠道。

          2018年至今,涪城區通過轄區的文藝團隊,累計開展各類文化活動2000余場,惠及群眾70萬人次。

          融合并進文化為發展賦能

          7月2日下午6點,綿陽惠科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員工林海鷗,走進設在公司內的涪城區圖書館惠科分館,通過云圖書館平臺,借了一本《即興演講,掌握人生關鍵時刻》,作為夜間生活安排。

          涪城區圖書館惠科公司圖書分館,是涪城區文化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縣過程中,拓展服務職能而設立的。在該企業,還同時成立了涪城區文化館惠科分館,面向企業職工開展瑜伽、書畫等公益培訓服務。

          通過總分館建設,實現公共文化資源共建共享、服務上下聯動,也是涪城區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中的一大特色。

          在涪城區,剛剛建成的天虹絲綢文獻分館,以蠶桑文化、文獻為主題,成為一個獨具特色的公共文化空間。在涪城區石塘街道,私人投資的568書吧也是涪城區圖書館文史分館,地方文史、地理志等特色藏書面向社會免費開放,成為文史研究愛好者的聚集地……

          圍繞“三大農業主題公園”建設,區文廣旅局主動對接千鶴桑田蠶桑農業主題公園,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進景區,為企業提供IP、VI文旅形象設計,指導企業發展中高端民宿。還為村民編制蠶桑健身壩壩舞;針對村里年輕女性開展刺繡培訓;還開展了親子閱讀、攝影采風、書畫展覽、露營音樂會等系列活動。

          在126文化產業園,植入涪城剪紙、炳林毛筆、拼布、鑫田糧藝等非遺項目,引入文創設計、研發、制作、藝術展覽、教育培訓等產業,逐步建成為川西北獨具特色和影響力的文化創意園區,2019年以來,該園區創造就業崗位4000余個,創收1.5億元,被評為“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

        編輯:李志



        相关新闻:
        图片推荐
        熟妇人妻无乱码中文字幕真矢织江| 亚洲高清无码专区视频|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国产动漫3d|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 狠狠躁狠狠爱免费视频无码|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色欲香天天综合网无码|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不卡 | 丰满白嫩人妻中出无码| 亚洲熟妇无码AV在线播放|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 久久精品?ⅴ无码中文字幕| 波多野42部无码喷潮在线|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精品久久人妻av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青青| 欧美日韩亚洲中文字幕二区 |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 国产成人A亚洲精V品无码| 中文字幕日本人妻久久久免费| 亚洲av无码成h人动漫无遮挡|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一区| 国模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专区桃色|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 久久精品天天中文字幕人妻 | 日韩a级无码免费视频| 亚洲综合最新无码专区|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app|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小13箩利洗澡无码视频网站| 最近中文字幕mv免费高清在线 | 亚洲高清有码中文字| 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性色| 精品高潮呻吟99av无码视频| 波多野结衣在线aⅴ中文字幕不卡| 久久亚洲AV无码西西人体|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 国产 亚洲 中文在线 字幕| 久久AV高清无码|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