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明
九洲作為綿陽重點國有企業、大型高科技企業集團,是科技創新的主力軍,自當義不容辭肩負國企擔當,全力以赴發揮主體作用,為擦亮中國科技城“金字招牌”,不斷提升中國科技城創新能級貢獻更大力量。這是九洲自身生存發展的需要,是被歷史一再證明了的企業做強、做大、做長久的必由之路。面對新征程,九洲將深入貫徹市第八次黨代會精神,以“三個一流”為標準,樹牢“趕考”意識,搶抓機遇,找準深度參與綿陽未來發展的契合點和著力點,做好企業創新發展“四個聚力”。
堅定實施創新引領戰略,聚力打造高能級的創新體系平臺。羅增斌書記在報告中提出,大力推進創新驅動發展,要堅持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協同推進,打造高能級創新平臺體系,提升創新支撐力。制度創新、體系創新是激發創新內驅力的關鍵所在,推進自主創新,最緊迫的就是要建立良好的體系和高能級的平臺。九洲作為肩負全市創新主體責任的企業,必須構建“層級分明、上下聯動、相互支撐”的科技決策咨詢、研發、管理、評價等制度體系,在企業內部利用體系進行總體統籌、整體推進、資源整合與產業聯動,全面提升創新效能,在外部進一步強化“政產學研用資”合作創新,構建“政產學研用資”一體的創新生態圈,實現創新鏈與政策鏈、資金鏈、人才鏈、產業鏈的五鏈融合共振,良性循環。同時,要瞄準未來先進生產力領域,壯大國家級、省級創新平臺和實驗室陣容,積極主導參與天府實驗室,籌建國防科技制造創新中心等高能級創新平臺。
堅定實施創新引領戰略,聚力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取得突破。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是推進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基礎,是創新引領支撐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變量。九洲是專注于電子信息領域的大型高科技企業集團,必須胸懷大局,勇擔時代使命,充分發揮綿陽科技領軍型企業帶頭作用,全力推進創新突破。在具體目標路徑上要圍繞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聚焦核心產業、支柱產業發展主航道,以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以及多學科技術開發和工程化運用為突破口,堅持自主創新、協同發展與開放合作相結合的模式,組織實施一批軍工電子、5G通信、數字智能、北斗導航等領域的國省級重大科技專項,重大工程(項目)建設,明確方向標、時間表、路線圖,努力攻克一批“殺手锏”技術,在解決“卡脖子”難題、打造國之重器上取得突破,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戰略性產品和服務,打造綿陽企業的“科技高峰”。
堅定實施創新引領戰略,聚力激發創新主體活力動力。創新能力強不強,主要在于創新主體有沒有活力動力。過去五年,九洲依靠全面深化改革和持續創新實現了300億跨越。未來5年,我們唯有進一步激發高水平創新主體活力,提升創新驅動力,方能在時代大潮中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激發活力動力,投入是關鍵,一方面,九洲通過持續的投入促進產業核心基礎體系能級升級,前瞻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產業科技創新鏈的深度融合;另一方必須緊盯應該做、必須做、能夠做的前沿技術,確保研發投入強度不低于6%,用高的投入推進創新突破,推動更多子公司成為專精特新“小巨人”,齊力共筑綿陽“科技高原”。有效激勵和良好氛圍是增強活動動力的重要手段,通過實施重大專項激勵和中長期激勵,探索建立科技成果轉化試點機制和實施創新項目跟投等多元化激勵方式,舉辦創新挑戰賽、“618創新節”等營造良好氛圍,實施“揭榜掛帥”“賽馬”等機制,激發人的創造力。
堅定實施創新引領戰略,聚力打造創新人才聚集高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國家科技創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我國要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歸根結底要靠高水平創新人才。要打造創新人才聚集高地,必須深化人才發展機制體制的創新。作為企業,首先要提供優秀的平臺引得鳳凰來,其次要搭建“企業高業績、團隊高績效、個人高績效、個人高回報”的目標管理與更加開放的薪酬福利體系,積極探索員工持股、創新業務跟投、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共享等利益綁定機制,打通成長通道和路徑,與人才共享發展成果、共同成長。此外,九洲將充分利用科技金融結合示范區建設和資本運營手段,通過投資入股、股權并購等引入好的技術項目、好的研發團隊,探索科技成果收益共享機制,修建人才公寓等多種措施吸引人才、激勵人才和留住人才,形成具有示范效應、攻關能力的人才聚集高地。 (作者系九洲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