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日報社融媒體評論員
昨天的成就來自落實,今天的任務需要落實,明天的希望在于落實。在學習貫徹市第八次黨代會精神中,我們必須進一步轉變作風、真抓實干,對標“三個一流”,以重點工作的落地落實,把描繪的美好藍圖變為現實。
奮斗就會有艱辛,艱辛孕育新的發展。這次黨代會明確提出今后五年奮斗的具體目標是“七個大幅提升”。“大幅提升”意味著任務艱巨、責任重大,意味著落實的難度、深度和廣度都是罕見的。怎么來落實?著力追求一流的質量、著力追求一流的效率、著力追求一流的業績,“三個一流”的清晰定義正是我們抓好落實的工作要求。按照這個要求,始終對標“三個一流”,不管目標有多難,也可以實現。
對標“三個一流”,永葆“干”的作風,爭當求真務實、埋頭創業的實干家。大道至簡、實干為要。反對空談、崇尚實干、注重落實,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市第七次黨代會以來的五年,市委團結帶領全市人民埋頭苦干、真抓實干,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經濟總量連跨兩個千億大關,這些成就令人自豪、振奮人心,就是一步一步干出來的。今后五年是綿陽擔當使命、服務全局的趕考期;是綿陽強基聚能、蓄勢突破的關鍵期;是綿陽奮勇爭先、跨越騰飛的機遇期。全面建設中國科技城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綿陽,更需要埋頭苦干、真抓實干。爭當求真務實、埋頭創業的實干家,就要保持“歸零”心態、拿出“趕考”狀態、永葆“奮斗”姿態,起而行之、奮而為之,甩開膀子、邁出步子,一步一個腳印,一年一個臺階。
對標“三個一流”,永葆“創”的勁頭,爭當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改革派。改革發展越是步入深水區,越需要大膽嘗試、銳意進取,越需要保持“創”的勁頭。改革創新方面,綿陽牢記囑托、勇擔使命,全面完成了國省部署的改革任務,70多項改革經驗入選國省改革典型案例,科研人員激勵計劃改革試點經驗全國推廣。一項項“第一”“首創”,映照著改革的決心,激揚著創新活力。“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在新的征程上,推進深層次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必須葆有“創”的勁頭。爭當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改革派,就要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闖關奪隘、攻城拔寨,努力?過更多“深水區”,征服更多“婁山關”,跨越更多“臘子口”。
對標“三個一流”,永葆“闖”的精神,爭當事不避難、義不逃責的擔當者。“闖”,彰顯無懼風浪、一往無前的氣概,體現勇于擔當、積極作為的態度,激揚不甘平庸、開拓創新的精氣神。從發展歷程來看,經過長期的積累和發展,綿陽進入了一個比較快的車道,一個質量和結構更加優化的階段。這個階段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加需要擔當作為,更加需要葆有“闖”的精神。從區域競爭來看,“標兵漸遠、追兵漸近”,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綿陽的發展等不得、拖不得、慢不得,同樣需要葆有“闖”的精神,勇于和強者拼,敢于和快者跑。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爭當事不避難、義不逃責的擔當者,就要敢于向頑瘴痼疾開刀,敢于向障礙藩籬宣戰,頂著風浪沖、迎著困難上,做疾風勁草、當烈火真金。只有繼續“闖”才有大作為,才能干出新事業。
藍圖已繪就,奮進正當時。我們一定要按照市第八次黨代會部署要求,對標“三個一流”,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抓好落實,推動各項工作在全市當先進、在全省走前列、在全國有位置。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