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踐行“五育融合”理念,近日,游仙區仙鶴小學以校園勞動基地為載體,開展了以“耕讀潤心”為主題的2025年春勞動教育實踐活動,學生們在躬耕實踐中感悟生命成長。
該校特邀農業技術專家家長開展專題培訓,通過圖文并茂的講解與實操演示,系統傳授蔬菜種植技術:從土壤改良、選種育苗到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從南瓜、冬瓜的生長周期到科學養護要點,專業指導為學生搭建了理論與實踐的橋梁。
在教師指導下,各班級以“責任地”為單位,分工協作開展勞動實踐。學生手持鋤頭、鐵鍬,或翻土整地、或鋪設地膜、或精準栽種,雖動作略顯笨拙卻熱情高漲。有的負責測量間距精準下種,有的俯身填土夯實根基,還有的手持噴壺輕柔補水。同學們小心翼翼地將南瓜、冬瓜等蔬菜幼苗植入土中,填土、澆水,每一個步驟都做得認真細致。經過數小時勞作,昔日荒地煥然一新,整齊的種植區域間,嫩綠的幼苗在春風中舒展新葉。
勞動過程中,學生深刻體會到“粒粒皆辛苦”的真諦:有同學躬身彎腰時額頭滲汗,卻笑著說“這是給種子的見面禮”;有同學搬運工具時不慎摔倒,卻迅速爬起繼續投入勞動;更有學生在記錄本上寫道:“原來每一株蔬菜的成長,都需要如此細致的守護。”這些真實場景,恰是勞動教育賦予學生的成長印記。
該校負責人表示,此次勞動基地建設是勞動教育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學校將通過開展“四季農事”項目化學習、勞動技能競賽、勞動成果展評等系列活動,構建“認知—實踐—創新”閉環,讓勞動教育從“課程表”走進“生活場”,助力學生在出力流汗中強健體魄、錘煉品格、激發創造力,真正實現“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的育人目標。(楊麗妃 黃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