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4月17日,安州區河清鎮小學德育處帶領少先隊員們踏入“非遺葫蘆烙畫”勞動實踐基地,開展了以“勞動實踐育新苗,‘葫’藝傳承啟新程”為主題的2025年春非遺葫蘆烙畫文化實踐活動。
除草行動:躬身力行,領悟勞動真諦
活動當日,陽光灑滿大地,實踐基地的田地里生機盎然。少先隊員們滿懷熱忱,迅速投入到勞動中,鋤草、澆水、施肥,隊員們個個干勁十足,互相協作,將“非遺葫蘆基地”整理得井井有條。
葫蘆探秘:觸摸文化,感受傳統魅力
活動中,隊員們葫蘆烙畫非遺傳承人鄭老師的帶領下,參與了葫蘆基地的搭架、育苗工作,學習了葫蘆的種植技術;隨后,非遺傳承人鄭老師帶領隊員們近距離觀察葫蘆的生長狀態,講述了葫蘆的歷史文化、象征意義,傳統藝術中的廣泛應用,隊員們輕輕觸摸葫蘆的表面,感受著葫蘆獨特的紋理,互相交流著自己的發現。在鄭老師的指導下,隊員們對葫蘆烙畫從種植到養護,從采摘到挑選,從清洗到制作有個更系統的了解。
據悉,該校于2025年將“非遺葫蘆烙畫”引入校園,聘請非遺傳承人鄭金成老師開設非遺課堂,以葫蘆的種植、采摘、保存、烙畫四大實踐環節為載體,系統構建德育校本課程。通過多維度融合勞動教育、生命教育、傳統文化教育,不僅讓學生習得非遺技藝,更在傳統文化的浸潤中塑造健全人格,實現文化傳承與品德培育的雙重目標。
該校校長魏玲表示,此次少先隊開展的非遺文化勞動實踐活動,正是這一課程的生動實踐,為學生的成長和文化傳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邱 爽 黃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