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16-2395666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頁 > 今日頭條
        “媒體蜀道行”走進綿陽采風
        发稿时间:2024-07-28 07:53   来源: 綿陽日報

          參觀綿陽市博物館

          了解古蜀道保護

          一條古蜀道,半部華夏史。7月25日,“媒體蜀道行”活動走進綿陽,近20家中央和省市縣主流媒體記者先后走進綿陽市博物館、四川兩彈城博物館、翠云廊梓潼段、古蜀道梓潼段等地開展采風創(chuàng)作活動。

          “媒體蜀道行”由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游廳、省廣播電視局、省文物局主辦,四川日報報業(yè)集團(四川日報全媒體)、成都市金牛區(qū)委宣傳部、綿陽市委宣傳部、廣元市委宣傳部承辦。活動于7月24日在成都啟動,是今年6月啟動的“蜀道行”文化遺產展示推介活動子活動之一。活動期間,媒體記者將深入成都、綿陽、廣元等地的蜀道重要遺址展示地、重大事件發(fā)生地、歷史名人行經地開展采訪采風創(chuàng)作。

          □記者 張登軍 何茂松 王海波 文/圖

          博物館里的文明印跡

          7月25日,參加“蜀道媒體行”的記者們走進綿陽市博物館。

          綿陽市博物館是集文物陳列、歷史陳列、自然陳列、非遺陳列和音樂大廳、對外交流展、農家書屋管理服務中心等于一體的現(xiàn)代綜合性博物館,展陳區(qū)由2個基本陳列和4個專題陳列構成。

          在講解員的引導下,媒體記者走進綿陽歷史文化陳列展廳,穿過一段場景還原的古蜀道,在一件件從春秋戰(zhàn)國至明清時期的文物中,感受綿陽的歷史文明印跡。從搖錢樹專題陳列到漢馬專題陳列,一件件獨具特色的文物,吸引了大家的關注。

          綿陽市博物館副館長鐘治介紹,從不可移動文物到館藏文物,以及去年完成的涪江流域(綿陽段)考古調查成果,反映了巴蜀文化與秦文化、楚文化的碰撞、交融,最終形成大一統(tǒng)的漢文化,這些都與古蜀道有關。這些文物,都是綿陽厚重歷史、燦爛文化的實證。

          “認識一座城市的歷史,從博物館開始。”如今的綿陽市博物館,已經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也成為外地游客的熱門打卡地,年接待游客25萬人次,成為綿陽歷史文化宣傳普及的重要窗口。

          兩彈城里的精神力量

          當天中午,媒體采風團走進位于梓潼的四川兩彈城博物館,探尋中國兩彈研制從無到有的發(fā)展歷程,感受“兩彈一星”精神。

          四川兩彈城博物館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展廳面積1萬平方米,以兩彈發(fā)展歷程為主線、兩彈研制為重點,以“兩彈一星”精神為內涵,通過文物、藝術作品、模型、珍貴圖片及影像視頻、多媒體等多元展示手法,全方位再現(xiàn)中國兩彈的研制歷程。

          走進一樓大廳,23位“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的雕塑映入眼簾,讓人肅然起敬。在展廳中,中庭陳列的是中國自行設計、制造的“東風二號”導彈以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東方紅一號”模型,以及大量珍貴的實物資料、場景還原,給媒體記者留下深刻印象。

          一邊走一邊看,大家心里更多的是震撼與感動。中新社四川分社記者袁牟知博在參觀中,看到有小朋友仔細觀看展廳里的“兩彈一星”模型、聽取講解,她認為這就是“兩彈一星”精神的傳承。在當天的現(xiàn)場采風中,她也感受到了綿陽的“硬核實力”與科技成效,她表示將通過自己的文字宣傳出去。

          古蜀道上的歷史回響

          當天下午,雖然天氣炎熱,金牛古道翠云廊古柏林下卻是涼風習習。

          梓潼是翠云廊的起點,現(xiàn)有樹齡超過100年的古柏11834株,樹齡超過千年以上的48株,還有樹齡超過2300年的古柏王。2017年以來,梓潼縣在全面普查的基礎上,為翠云廊梓潼段的每株古樹建立專屬檔案,實現(xiàn)“一樹一檔”,實行“一人一樹”負責制,并且天上還有無人機巡查。

          翠云廊梓潼段形成歷經2000余年,留下了“官民相禁剪伐”和“先交樹、后交印”等古柏保護傳統(tǒng)。梓潼是經古蜀道從中原入川后的“陂去平

          來”之地,現(xiàn)保留有32米長金牛古蜀道遺址。還有始建于晉的“古建筑博物館”大廟,唐明皇在此留下“細雨霏微七曲旋,鋃鐺有聲哀玉環(huán)”的典故,豐富了古蜀道和“三百里程十萬樹”的文化內涵。

          四川日報記者任紫鑫說,此次“媒體蜀道行”,他和同行在梓潼看到了保存完整的古蜀道、古柏林、古柏王,這背后透露出綿陽在文化遺產保護和文化傳承方面所作出的努力,他將與大家一道,不斷踐行“四力”,記錄綿陽在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和生態(tài)文明建設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編輯:李志



        相关新闻: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应用| 中文字幕毛片|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精品中文高清欧美|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在线无码| 国产资源网中文最新版|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色欲产成人| 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产无码乱码精品久久鸭| 国产精品综合专区中文字幕免费播放|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久草中文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臀浪潮| 久久久久久av无码免费看大片|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臀浪潮|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 日韩av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版免费高清 | 中文字幕av在线| 18禁裸乳无遮挡啪啪无码免费| 最新高清无码专区| 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观看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爆乳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丰满少妇无码内射| 无码爆乳护士让我爽| 台湾佬中文娱乐中文|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3D | 7777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牛牛| 日韩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亚洲av午夜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国产精品无码午夜福利|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DVD |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小说| 久久AV高清无码| 精品无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