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16-2395666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頁 > 區縣新聞 > 游仙
        【游仙】這個“三夏”,田間滿滿“科技范”
        发稿时间:2024-05-23 08:20   来源: 綿陽日報
          摘要:萵筍育種,滿足全國各地的不同生產需求;小麥、油菜搶收,780臺聯合收割機奔走在田間;糧食存儲,不僅“管烘”,還“管存”……從“會種田”到“慧種田”,今年“三夏”,游仙田間地頭盡顯滿滿科技范兒。

          游仙建設農業強區

          機械化收割小麥

          糧食管烘管存

          五月風起,農事正忙。

          萵筍育種,滿足全國各地的不同生產需求;小麥、油菜搶收,780臺聯合收割機奔走在田間;糧食存儲,不僅“管烘”,還“管存”……從“會種田”到“慧種田”,今年“三夏”,游仙田間地頭盡顯滿滿科技范兒。

          □記者 周鈺 文/圖

          科學種植 從會種地到“慧”種地

          五月,正是萵筍新品種研發的關鍵時期。

          當前,走進位于游仙區的綿陽市農科院果蔬研究所種質資源圃,科研人員正忙碌著去雄、授粉等關鍵環節,為培育萵筍新品種進行新一輪的準備工作。

          “通過雜交育種,我們成功選育出了綿高青1號、綿筍1號、綿紫筍1號等一系列新品種。”市農科院果蔬研究所的副研究員李家慧自豪不已,“這是我們針對全國各地的不同生產需求,選育的紫色圓葉、紫色尖葉等耐抽薹性強的新品種。”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市農科院還建立四川省內首個萵筍種質資源庫,保存了500余份萵筍種質資源,并建設了15畝的種質資源圃、種植品系600多個。這些資源不僅滿足了不同地區、不同生產需求下的品種選擇,更為新品種的研發和材料創新提供了堅實基礎。

          為牢牢掌握種子“芯片”,自2010年起,市農科院便深耕萵筍研究,如今,“綿陽萵筍”已憑借其豐富品種以及研發和推廣的國內領先水平,成為行業的佼佼者。

          “接下來,我們將依托種質資源庫優勢,利用分子育種和誘變育種等先進技術,不斷創制出更多優質新材料,為‘綿陽萵筍’釋放新質生產力,注入新動能。”李家慧表示。

          科學育種“首當其沖”,高效種植也“不甘落后”。

          近日,走進游仙區魏城鎮,千畝高標準農田“田成方,連成網,渠相通,路相連”,機耕手駕駛插秧機來回穿梭,一株株翠綠的秧苗依次種下,不一會兒功夫,農田就披上了綠裝。

          “往年我們人工栽秧,需要300元錢一畝。現在我們全部用的是機械化,只要80元錢一畝。”魏城鎮種糧大戶夏龍旭說。

          成熟一塊、收獲一塊、播種一塊。從會種地到“慧”種地,近年來,游仙各地高效推進收播銜接,大面積推廣機械化應用,確保農田高效利用。

          節糧減損 確保糧食顆粒歸倉

          機收是糧食“落袋為安”的第一步。

          仲夏時節,走進游仙區仙鶴鎮金柏村帽兒山,放眼望去一片金色麥田,微風拂過,麥穗搖曳,麥浪滾滾,四臺收割機正開足馬力,在麥田里來回穿梭。

          一簇簇小麥被卷入收割機倉,收割、脫粒、除雜一氣呵成,沉甸甸的麥穗搖身一變成為顆顆飽滿的麥粒,金色麥粒傾瀉而下,一輛輛運糧車滿載而歸。

          今年72歲的全國種糧大戶唐以全,看著眼前的景象,難掩笑意。“今年我種了2000畝小麥,估計畝產可以達到400公斤,總產量能達到80萬公斤,預計收入在200萬元左右。”唐以全說,“如今,農業機械化成為我種糧的最大幫手,國家對糧食的重視,也更加堅定了我種糧的信心。”

          作為產糧大縣,游仙區牢牢扛穩糧食責任,不斷推進優質糧油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力度,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

          “今年我們全區的小麥種植面積達15.9萬畝,預計產量可達5.52萬噸。”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日前,我們組織調配780臺聯合收割機下田作業,確保小麥顆粒歸倉。”

          走進新橋鎮王家壩村智勇家庭農場,負責人劉勇對于機械化收割,贊不絕口:“我今年采用的是一段式聯合機械收割方式,4天就能收完300多畝菜籽,還不用處理秸稈。既省工省時,又解決了往年油菜收割損耗大的難題。”機械化收割,讓游仙區25.64萬畝油菜實現了增產增收。

          自動化倉儲 解決村民后顧之憂

          糧食顆粒歸倉,如何儲存一直是許多村民苦惱的問題。

          “我去年種了200多畝小麥,收割的時候雨水較多,麥子的快速烘干和安全儲存就很關鍵。當時魏城鎮糧食烘干基地剛建好,我想去試一試,結果很快就烘好了,然后我把糧食存在那里,保存效果也非常好!”魏城鎮宣化村種糧大戶李世幫滿是欣慰。

          李世幫口中的烘干基地,不僅“管烘”,還“管存”,解決了農民的后顧之憂。于是今年他將種植面積擴大到1000多畝。

          在魏城鎮糧食烘干基地,工作人員正在控制面板前設置這批小麥的烘干溫度、時長以及濕度。設置完成后,金黃的小麥顆粒便被履帶源源不斷地傳送進烘干塔進行烘干。

          “我們基地有兩座烘干塔,每天可以24個小時不間斷工作,一天可以烘干小麥800噸,按照目前情況看,今年預計可以達成24000噸小麥烘干量。”魏城鎮糧食烘干基地負責人申超說。

          為確保小麥烘干后的品質,基地引進了目前國內最先進的烘干技術。烘干塔內設有7個烘干段,運用履帶將小麥運送至最高處,再自上而下經過7次烘干,最后從下方流出的小麥濕度便達到入庫儲藏的標準,能夠大幅度節省烘干時間。

          此外,基地還會按市場價標準對糧食進行收購,今年以來,已經收購3000余噸小麥,總價值700余萬元。

          “下半年,我們預計再建設一座日烘干量600噸的烘干塔,同時擴大儲藏空間,提升烘干、倉儲能力,進一步助力糧食安全。”申超信心滿滿。

        編輯:李志



        相关新闻:
        7777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久久| 无码毛片视频一区二区本码|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鲁丝片|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专区| 国产午夜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你懂的| av区无码字幕中文色| 无码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无需播放器|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野结衣 | 最近中文字幕大全免费版在线| 最近高清中文在线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新版天堂资源中文8在线|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天堂| 欧美日韩不卡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 精品无码一区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不卡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 | 在线综合亚洲中文精品|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老色鬼|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人妻少妇看A偷人无码精品视频| 无码福利写真片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熟妇无码八V在线播放|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影院| 日韩中文在线视频| 日无码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专口|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一区二区|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3p| 国产欧美日韩中文字幕| 中文无码vs无码人妻| 人妻夜夜添夜夜无码AV|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久久丝袜精品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