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愛國衛生運動?
始于1952年的愛國衛生運動,是中國在公共衛生事業方面的一項創舉。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號召民眾動員起來,廣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講究衛生、減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
在國民經濟恢復期間,為改變衛生狀況差和傳染病嚴重流行的現實,在全國普遍開展了群眾性衛生運動。以除四害運動為代表的群眾運動,規模之大、參加人數之多、收效之顯著,都是空前的。僅半年時間,全國就清除垃圾1500多萬噸,疏通渠道28萬公里,新建改建廁所490萬個,改建水井130萬眼;共撲鼠4400多萬只,消滅蚊、蠅、蚤共200多萬斤。
在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時期,發出繼續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的指示,要求著重抓好城市廠礦,并把突擊活動與經常保潔結合起來。不少廠礦成立了清潔隊,建立了衛生掃除日等制度;保持車間、食堂、廁所等的內、外環境清潔整齊,從而使職工患病率逐漸下降,健康水平有所提高,生產也得以促進。
改革開放后,愛國衛生運動進入新的歷史時期。1981年2月,中央愛衛會、全國總工會、全國婦聯、共青團中央等9部門發出《在全國開展文明禮貌活動的倡議》,主要內容是“五講四美”,即講文明、講禮貌、講衛生、講秩序、講道德,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環境美,同時每年3月被定為全民文明禮貌月。
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衛生是突破口。1990年,國務院批準對全國455個城市進行衛生大檢查,經過多年的創建,一批批“國家衛生城市”帶動全國城鄉環境更加清潔、優美、舒適。
愛國衛生運動不僅受到全國上下的擁護和參與,而且收獲了國際贊譽。2017年7月,世衛組織向中國政府頒發“社會健康治理杰出典范獎”,以紀念中國愛國衛生運動開展65周年,表彰愛國衛生運動取得的輝煌成就。
除四害、門前三包、種牛痘、吃“糖丸”、“五講四美三熱愛”、衛生城鎮創建……愛國衛生運動伴隨了幾代人的成長。如今,愛國衛生運動倡導的“以衛生為光榮、以不衛生為恥辱”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可以說,愛國衛生運動已成為我國防控傳染疾病、改善環境衛生面貌、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一個重要法寶,是展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重要標志。 (創衛漫談)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