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新時代的社會治理如何更精細?如何發動廣大群眾共同參與,從而真正實現共建共治共享?9月13日-14日,我市召開“門前五包”工作推進會議,會前還對各區、各園區、科學城的“門前五包”工作進行了現場拉練。
“建議白色停車線區域內可以標注提示‘臨時停車位’。”在高新區(科技城直管區)虹苑路社區陽光西雅圖小區路段,整潔的路邊綠樹挺立,兩邊分布著各具特色的餐飲店,市文明辦、市住建委、市市場監管局、市公安局、市商務局等部門相關負責人停下腳步,對照相關規范標準,認真測量白色停車線區域面積,并一一做好記錄。
一路看、一路評,部門與商戶共同提升城市“顏值”。市住建委城市管理科科長胥勛晏通報本次“門前五包”拉練情況時表示,“‘門前五包’最扎實的舉措要在一線落實,最堅實的基礎在于群眾,商戶有需求,部門有配合,我們將通過‘發現-反饋-整改-銷號’等措施,常態化開展‘門前五包’整治行動,積極引導商戶切實履行好‘門前五包’責任制,營造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
在拉練中,好經驗好做法不斷涌現——
涪城區開展“部門評、社區評、群眾評”方式,每季度評選5戶“門前五包”文明商戶在景觀小品公示欄予以公示,形成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
經開區在社區開展“門前五包”優秀等級商戶評比,每月進行現場測評打分,向優秀商戶頒發“流動紅旗”,樹立先進典型,商戶通過微信“朋友圈”、抖音等自發宣傳;
科技城新區建立每月評選“門前五包流動紅旗”機制,對優秀商家通過新區官方媒體、商會平臺、社區自媒體等多渠道宣傳引流,截至目前已發放120面流動紅旗……
記者了解到,此次“門前五包”對第一批共16個示范點位開展了全覆蓋現場拉練,經過評比,涪城區、經開區、科技城新區取得優秀等級;游仙區、安州區、高新區(科技城直管區)、科學城取得良好等級;仙海區取得一般等級。
一座城市的環境面貌,不僅是這座城市外在的“顏值擔當”,更是全體市民“內涵素質”的表現。2023年3月,市住建委、市文明辦、市公安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商務局共同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城區“門前五包”工作的通知》,以“門前五包”工作為抓手,積極促進各沿街單位(門店)產權人以及廣大居民增強文明意識。
路邊清、門口凈,文明有序更美麗。“我市各地各部門將形成工作合力,狠抓宣傳引導、突出全民參與,狠抓盡職履責、突出齊抓共管,狠抓示范引導、突出以點帶面,狠抓機制建設、突出常態長效。”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趙準表示,下一步,還將把“門前五包”工作與文明城市創建、衛生城市創建以及城鄉環境綜合提質三年行動進行緊密結合,在宣傳引導、履職盡責、工作聯動、示范引領、機制建設等方面狠下功夫,從而形成部門聯動、商戶自治、市民參與的共建共治共享模式,匯聚起推動“門前五包”工作落實落地的多方力量。(綿報融媒記者 郭若雪 彭紫薇)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