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電影《長安三萬里》后期制作總監韓樂:
故里尋蹤 光影之外的李白灑脫率性
7月22日上午,參加“讀李白、游神州”中華文化主題旅游線路宣傳推廣活動的嘉賓走進江油竇圌山、李白紀念館等地參觀考察,正在熱映的電影《長安三萬里》后期制作總監韓樂參加了本次活動。期間,她接受了記者采訪,談《長安三萬里》后期制作中的體會、電影中的李白,以及參訪李白故里后的感受。
談電影 “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從2017年大學畢業放棄保研機會進入追光動畫,幾年來韓樂參與了6部動畫電影的后期制作。她介紹說,以前她和團隊制作的電影以奇幻為特點,但這次的《長安三萬里》是一部嚴謹的歷史題材作品,特別是影片中的詩歌處理,對整個團隊是一次極具難度的挑戰。
《長安三萬里》中共引用了48首詩歌。這個看起來并不多的數據,卻增加了演員的臺詞量,團隊在后期制作中的工作量也很大。韓樂認為,每一首詩歌作品根據創作環境及創作者的心情差異,都有不同的意境。在后期制作中,需要根據不同作品的意境進行場景渲染,還包括音樂、音效、視效等。
韓樂認為,動畫電影的創作手段與詩歌創作有點相像,共性就是“有很大的發揮空間”。在詩歌創作中,詩人會把自己內心情感、愿望等寫進文字中,而動畫電影則以可視化的數字手段對故事場景進行呈現。
電影《長安三萬里》上映以來,影片獨特的呈現手段,受到觀眾的好評。到7月22日中午,貓眼等專業平臺顯示《長安三萬里》票房已經超過10億元。
說李白 “詩仙”也具凡人本色
22日上午,她隨參會嘉賓一起先后到竇圌山、李白紀念館等地參觀考察,感受到了電影之外的李白與李白文化。
電影《長安三萬里》講述的是李白出川之后的故事。此次來到李白故里,從李白在家鄉留下的詩歌,到江油城鄉關于李白的傳說,再到與李白有關的遺跡,乃至當地濃郁的仿唐建筑風格,都給韓樂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別是聽到青蓮粉竹樓中,李白妹妹李月圓與“粉竹”的傳說后,讓她感覺“很浪漫”。
在很多人的記憶中,李白是一個頗具神性的人物,認為他是一個仙人,是難以企及的。但這次走進李白故里,讓韓樂感受到了李白人性本色,真實率性、灑脫不羈,這也是她此行最大的感觸。
講傳承 沉浸式體驗李白文化
韓樂認為,李白的詩歌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所在。此次在江油召開2023李白重要游蹤地文化旅游聯盟合作發展交流會,舉行“讀李白、游神州”中華文化主題旅游線路宣傳推廣活動,將會吸引更多的人走進李白故里、關注李白文化。
怎樣傳承、弘揚好包括經典詩詞在內的傳統文化?韓樂坦言自己就是一名傳統文化的追隨者,只有讓大家深入了解傳統文化,才能讓傳統文化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中,文化旅游聯盟合作發展交流會、主題旅游線路的宣傳推廣,就是很有效的方式,這也是此次活動的意義所在。
電影《長安三萬里》中,有很多傳統文化的元素表達。韓樂認為,在這部影片中她與團隊用最擅長、更容易被不同群體接受的方式,為傳統文化賦予更多形式的表達,與江油舉辦的活動異曲同工。她建議更多的人能走進李白故里,近距離感受李白本色,沉浸式體驗李白文化。
(符慶樂 綿報融媒記者 張登軍 陳元松)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