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真的太感謝了,政府出臺的應急轉貸政策,既解決了企業轉貸資金需求,也保護了企業良好信用及征信,還為我們節約了財務費用,讓企業享受到實惠,感受到溫暖。”近日,江油市長祥特殊鋼制造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唐鳳軍將錦旗送到市財政局、市經信局,感謝相關部門在企業遇到困難時,第一時間積極協調當地貸款銀行,為企業量身定制“排憂解難”紓困方案,并在短時間內順利為其提供轉貸資金5000萬元,解企業燃眉之急。這是長祥特鋼今年以來第二次使用綿陽市企業應急轉貸專項資金完成流動資金續貸,也是我市設立應急轉貸專項資金以來的首筆最高轉貸額度業務。
作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四川省“重點工業企業”、四川省優秀民營企業,長祥特鋼總資產約15億元,年收入近7億元,每年繳納稅費2000多萬元。2021年下半年,長祥特鋼實施總投資約3億元的3萬噸新材技改項目,“由于公司集中資金搞技改,且新項目投產后,生產規模擴大,需要增加一定的流動資金,但公司遇到貸款到期需要續貸,缺乏轉貸過橋資金。”唐鳳軍告訴記者,市財政、經信等部門在得知這一消息后,第一時間上門了解情況,針對公司轉貸的堵點和難點,積極協調,成功打通了當地銀行開展轉貸業務的“最后一公里”。
民營經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是產業轉型升級的排頭兵,一筆應急轉貸資金,能救企業于危難之時,也能助企業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據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落實綿陽市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兌現惠企硬核措施,推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助力“五市戰略”深入實施,市財政局會同市經信局及時調整我市企業應急轉貸政策,通過“一增兩減”為小微企業提供低成本資金融通服務,讓營商環境更有溫度。其中包括:增加使用額度,將企業可使用應急轉貸專項資金單筆額度由原最高2600萬元增加到最高5000萬元,每戶企業年內可以多次申請使用轉貸專項資金;調減使用費率,將應急轉貸專項資金使用費率在原來的基礎上按人行基準利率上浮20%、年內多次使用的上浮30%,調減為按人行公布的當期LPR計算、不再上浮,企業年內多次使用轉貸專項資金,資金使用費率也不上浮;減少申報審批環節,優化政銀合作模式,讓企業少跑路,企業轉貸手續提交且審核通過后,2個工作日內資金可到合作銀行指定賬戶。
設立企業應急轉貸專項資金是我市財政轉變支持方式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重要舉措。截至目前,企業應急轉貸專項資金已累計為我市195戶中小微企業提供轉貸33.9億元,為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張瑛瑜 綿報融媒記者 唐甜)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