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3月28日,記者從市應急管理局獲悉,今年,我市將全力聚焦“十四五”?;钒踩a規劃方案實施,深入實施“6+5+3+3”行動,推動我市?;钒踩a形勢持續穩定向好,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安全穩定環境。
相關工作具體怎么開展?市應急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首先,固化6項長效機制。對集中治理和近年來實踐證明的有效舉措,已經形成共識的機制,固化堅持。堅持清單制管控機制,結合化工過程安全管理導則,完善和運行清單制管理,壓實四方責任。堅持重大危險源常態化風險分級管控機制,線上線下有機融合,充分發揮監測預警系統、“消地協作”檢查、包保責任制合力。堅持高危細分領域管控機制,對液氯、過氧化等開展“體檢式”安全檢查及指導服務。堅持風險監測預警系統運行機制,發揮監測預警平臺作用,線上線下結合,及時動態預警,靶向精準分級管控。堅持大型油氣儲存基地重大風險防范機制,提升“四個系統”應用,用好智能化管控平臺,構建企業每年對標自評、專家每三年深度評估長效機制。堅持煙花爆竹全域全時段禁燃禁放區域零售點清零機制,堅決履行安全監管范圍內生態環境保護職責,督促各地科學編制經營布點規劃,轄區內嚴格執行“只減不增”。
深化5項專項整治。深化化工產業轉移風險整治,扎實抓好設計診斷反饋問題整改;深化老舊裝置風險整治,堅持滾動實施老舊裝置風險排查整治,督促2022年老舊裝置企業涉及企業盡快完成問題清零;深化雙重預防機制數字化應用,重點解決不使用移動端、排查巡檢“兩張皮”、崗位覆蓋不全面三類問題;深化精細化工“四個清零”質量核查,主攻自動化水平提升、反應風險評估結果運用、危險作業場所減員,嚴格對標實施攻堅收官,動態消除“四個清零”盲區死角;深化實訓基地建設,選擇樹立化工安全實訓基地,確保專職安全管理人員和高風險崗位操作人員安全資質年底前全部達標。
拓展3項新舉措。開展裝置設備帶“病”運行專項整治,突出涉及易燃易爆、劇毒物料裝置設備管線,開展“打卡子”重點排查、評估整治和市級執法驗收,推動“一罐區一策”整治提升;開展中小油氣儲存企業風險整治,推動配齊氣體檢測、緊急切斷、視頻監控“三個系統”,實現問題隱患動態清零、高和較高風險企業動態清零;開展老舊油氣長輸管道風險排查評估,督促指導有關部門和管道企業對實際投產運行時間超過20年的老舊管道進行全面排查評估,實施“一段一策”整治。
此外,創新3項實踐。創新開展安全危險化學品安全文化建設,推進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增強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氛圍;創新制定危險化學品積分制管理與紅橙黃藍插旗管理有關制度;創新實施企業安全問題民主檢視會,查找企業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等中層人員在安全管理中履職盡責不到位、不深入的問題,分析原因,研究對策,提出改進辦法措施,持續為危化品企業安全生產“加碼”。(綿報融媒記者 謝艷)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