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報融媒特派上海報道組
“在上海看到家鄉綿陽的企業,我感到十分驕傲。”3月16日上午,“綿陽造”上海行拉開帷幕。在同濟大學讀博的王冰青和好朋友看到上海五角場合生匯廣場的“綿陽造”展館后,趕緊拿出手機拍攝。
作為綿陽人的她告訴記者,這一刻,感覺穿越回了家鄉。“原本與朋友相約在附近吃飯,看到家鄉的企業、特產等在上海展出,十分自豪。”王冰青激動地說,看到綿陽帶來的“智造好物”,真切感知到家鄉發展變化背后蘊含的無限潛力和獨特魅力,內心充滿自豪感和使命感。“畢業有機會,我也十分愿意回到家鄉,將自己所學投身到大美綿陽建設中。”
與王冰青同行的魏芷瑜也是綿陽人。“畢業后,我也愿意回到家鄉,為家鄉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來自綿陽三臺的魏芷瑜說,她是來上海備考同濟大學博士生的,看到“家里人”帶著家鄉好物來上海,她拍了很多照片,準備發朋友圈,為家鄉點贊,讓更多小伙伴到現場打卡,感受科技魅力。
在王冰青與魏芷瑜的強烈推薦下,在同濟大學讀博的郭金瑞也前往“綿陽造”上海行精品展上尋找熟悉的“川味”。“我們學校距離展區2公里左右,作為四川人,在上海看到‘綿陽造’,感到十分親切,為綿陽點贊、為四川點贊。”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