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三臺內外兼修加快提升城市品質
繪就魅力新畫卷 打造宜居幸福城
城市新貌(袁成松 攝)
干凈整潔的道路、鱗次櫛比的高樓、綠意盎然的行道樹、花團錦簇的公園……漫步于三臺縣城街頭,穿梭于大街小巷,舒適宜居人居環境和優美的景致讓人心曠神怡。今年以來,三臺縣圍繞鞏固城市品質提升行動成果,全力推進城市建設進程,全面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改善城市人居環境,持續提升廣大市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內外兼修 城市品質大提升
“以前這里雜草叢生,蚊蟲又多,現在建設得很漂亮,我們小區的老人和孩子都喜歡到這里來耍。”近日,在該縣“東門·口袋公園”里散步的東川銘郡居民黃應華老人告訴記者,口袋公園的建設讓居住環境越來越舒適。
為不斷提升城鄉管理水平,完善城鄉品質功能,三臺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從城市微小空間入手,充分利用邊角地、閑置地、綠化帶,建設小而精的“口袋公園”,在百姓身邊“見縫插綠”。“東門·口袋公園”改造面積約6500平方米,公園建成后,住在附近小區的居民紛紛表示自己切身感受到了“家”的變化,也享受到了“口袋公園”帶來的便利。
口袋公園一角
今年,三臺縣將計劃投資355萬元在濱江匯龍港小廣場、梓錦廣場步行街等點位建設口袋公園,提升城市品質,拓展生態空間,更好滿足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求。
提升城市品質,要“面子”,更要“里子”。在該縣東河路雨水管網改造現場,施工方正趁著天氣涼爽加大人力物力投入,進行基坑開挖、基礎部分澆筑和主體結構澆筑作業。
項目建設現場負責人陳建君介紹,東河路雨水管網改造前,長期采用雨污混流制排水模式。經過多年累積,管網堵塞、滲漏和路面積水內澇情況時有發生,給周邊群眾生產生活帶來了極大不便。項目建成后,能有效解決城市雨污水合流排放問題,降低城市內澇風險,同時提高城市環境質量,為城市居民帶來更好的生活條件,也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為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排雨排污工程體系,三臺縣住建局包裝5個排水防澇項目,總投資3.8億元,建設規模及主要內容為新建管網、箱涵總長度44公里、清通修復管網8公里、河道整治14公里、建設調蓄能力50000立方米調蓄設施等。工程于去年10月開工建設,截至目前已完成城隍路、龍潭路、恒昌路、瓊樓路污水管網施工、青東壩片區雨水管網施工,即將組織開展剩余道路施工。
近年來,三臺縣城市建設以城市品質提升為抓手,推動城市建設由外延式擴張向內涵式提升轉變,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得到長足發展,中心城市綜合承載力進一步提升。
改造后的老舊小區
改造升級 老舊小區煥新顏
外墻破舊、樓道昏暗、管線老化……這是2023年7月份以前,東河路德馨居小區留給居民的印象。如今,這里卻是另外一番景象:外墻和樓道粉刷如新、不銹鋼欄桿整潔锃亮、新鋪建的小區路面上,車輛停放有序。
德馨居小區建成于上世紀90年代,由于時間久遠,大部分樓體外墻斑駁陳舊、樓頂防水破損較多,小區供水、供電設施老舊、管網老化,存在一定安全隱患。在三臺,像德馨居這樣的老舊小區不在少數,居民對此意見很大。
為解決眾多老舊小區存在的“通病”,三臺想民所想,急民所急,辦民所需,加快老舊小區改造。2019年-2022年,該縣共完成老舊小區改造158個,今年正在實施改造的老舊小區51個,涉改建筑共333幢,惠及居民10835戶,目前改造工作正加快推進。
針對老舊小區設施設備不完善、居住環境較差、居民出行不易等困難,該縣以“上下暢通、內外相連”要求對小區環境進行改造更新,推動老舊小區設施補齊、環境改善。據了解,2023年,該縣計劃完成既有房屋電梯增設30部。同時,通過道路規整、綠化草坪、人車分流等措施對老舊小區道路破損、生活環境臟亂差進行治理,有效改善老舊小區居住環境,改善居民活動、社交空間。
加快老舊小區改造的同時,該縣還堅持把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與“提升城市品質打造精致三臺”有機結合,圍繞垃圾分類先行縣創建,通過垃圾分類進小區、進社區、進學校,大大提升居民知曉率、認可度和參與率,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體系逐步健全,全縣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在工商宿舍小區一角,居民將印有廢紙箱、舊燈泡等垃圾的卡片正確投放進分類垃圾桶。“改造后的小區,處處給人清新的感覺,大家當然自覺踐行文明行為、傳遞文明聲音。”該小區居民方慶觀坦言,目前小區大部分居民都養成了垃圾分類的習慣,文明理念落實到大伙生活的每個細節中。
如今,城區的大街小巷干凈清爽,梓州公園、潼川古城等景點美如畫卷。而這些切切實實發生在廣大市民身邊的變化,正是三臺住建部門以繡花功夫般的細心、耐心、巧心,“一針一線”扮靚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質的一個縮影。
安置房建設如火如荼
強化保障 住房建設加速度
近日,位于三臺縣梓州產城新區的北壩片區安置房項目施工現場,一棟棟大樓已經完成封頂,工人們正在進行內裝修施工和場地環境清理。
民有所居,居有所安。北壩片區安置房項目建設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三臺縣立足實際,重視民生、關注民生、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該工程的建設受到社會廣泛關注,關系著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
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5.87億元,規劃總用地面積47228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51720.29平方米,共計9幢建筑,規劃住房1338套,機動車停車位936個。項目建筑采用現代風格,營造溫馨宜人的小區環境,通過合理布置住宅及其他配套功能、景觀等結構,形成戶戶有景、幢幢有景的特色亮點。
三臺縣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投資3億元的北泉路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也進入尾聲,預計10月底交付。該項目建筑面積7.5萬平方米,新建566套住房,主要用于安置鳳凰山片區群眾和城北新區部分群眾。項目包含居住、商業和地下停車場等建設內容,為電梯多層住宅樓。
今年以來,三臺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開工棚改項目5個,為讓群眾早日入住,該局積極協調人、材、機,組織建筑公司搶抓時間,掀起大干快干熱潮。這些項目建成后將極大改善轄區內居民生活水平與居住條件,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
(李米 劉玉明 文/圖)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