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記者在綿陽東西第二干道工程城區段重要節點——清水灣大橋建設現場看到,項目已進入橋面鋪裝階段。據介紹,大橋計劃年內達到通車條件。
記者在現場看到,吊車正往來吊裝橋梁人行道蓋板,壓路機在引橋上平整路面,工人們正在澆灌混凝土鋪裝引橋橋頭。中秋國慶節后的首個工作日,清水灣大橋施工現場一派忙碌景象。
綿陽交發恒通項目負責人鄭策介紹,今年上半年大橋主體結構完成施工后,就陸續進入橋面鋪裝、人行道、交通照明工程等裝飾階段。節日期間,多名技術、施工人員堅守大橋建設一線。目前,正在實施人行道護欄、電纜溝和路燈基礎等施工,路基水穩層鋪設已完成,即將鋪設瀝青。“照明、交安等附屬設施也將加快進場施工,大橋將在年內達到通車條件。”
記者現場看到,與清水灣大橋引橋北側相連的科學城接小島橋梁也已完成主體結構施工,工人正抓緊實施橋面鋪裝和護欄等安裝。鄭策介紹,該橋本月就將達到通車條件。
東西第二干道清水灣大橋跨涪江進入老龍山隧道,與游仙區仙童路相連。隧道已于8月實現雙線貫通,隧道主體結構已完成,現正進行洞內溝槽、進口洞門等附屬構筑物施工。
新聞鏈接
綿陽東西第二干道城區段位于綿陽城區北側,西起教育園區二環路匝道,東至游仙片區,先后經過牌坊溝、西山北路、高水中街、游仙鎮等,道路設計全長約9.1km。
其中,西山北路段、高水中街段、仙童路段為改建段,長約2.8km;綠島大橋和金童橋段現狀利用,長約1km;其余為新建段,長約5.3km。
全線包括一座半互通式立交跨線橋、一座跨清水灣及開元渠大橋、一座隧道等主要節點工程。
作為城區東西走向的主通道之一,東西第二干道建成后將完善城市路網,彌補城區東西通道不足的問題,緩解九洲大道通行壓力,促進科技城新區、教育園區、高水片區、小島片區、科學城、游仙鎮等組團交通銜接,支撐城市北部片區發展。
(綿報融媒記者 蘭建春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