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熱門景點“一票難求”、特色餐廳排起長龍、酒店婚宴全部客滿……長假作為拉動內需、激活消費潛力重要節點,線上線下拉滿節日氛圍,搶抓消費旺季招攬游客。中秋國慶假期,購物、餐飲、景點、住宿等服務消費勢能強勁,據監測數據顯示,8天假期,我市商務部門重點監測的67家零售企業共實現銷售收入2.86億元,同比2019年增長16.9%;全市實現消費總額約42億元。
“中秋、國慶長假期間,我市各類商品市場運行平穩,商品豐富、貨源充足、價格適宜。”據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假期政府發放了新能源專項補貼、家電家居消費券,大型商超、綜合體、商業街區積極推出主題促銷活動,以超低折扣、滿減活動等方式激發消費者購物熱情,營造出了商意濃、人氣旺、銷售火的節日市場氛圍。
據統計,長假期間我市共發放家電家居消費券300萬元、新能源汽車專項補貼500萬元,會同文旅局發放文旅消費券300萬元,支持商家圍繞政府消費券開展打折讓利等疊加促銷活動。截止10月6日,汽車消費補貼申領2141筆,申領補貼金額494.9萬元,拉動汽車消費3.6億元;家電家居券核銷273.34萬元,拉動家電消費1924.73萬元。
與此同時,我市持續開展第二屆中國(四川)國際熊貓消費節風物綿陽樂享季系列活動,組織舉辦首屆上馬消費節、2023“百城千鄉萬村”業余足球賽、梓潼文昌廟會等金秋促消費活動,引導洋馬路、狀元第街區等特色街區開展“國慶趣味嘉年華”“恰飯聯盟”美食促銷等主題活動20余場。該負責人表示,長假期間,監測的15家餐飲企業共實現銷售額807.23萬元,相對2019年同期同比上漲11.4%。
在生活必需品方面,全市各大商超水果、飲料、糧油、肉菜、禽蛋奶等節日商品品種齊全、供應充足、價格平穩。記者了解到,我市落實蔬菜3.2萬余噸,同比增加23.08%,日交易量由平常的2800余噸上升到3600余噸;水果6300余噸,同比增加26%,日交易量由平常的380余噸上升到510余噸。同時,儲備了大米8500余噸,面粉1800余噸,食用油4500余噸,豬肉4800余噸,蛋280余噸,奶4萬余件。“節假日期間,蔬菜、水果日均交易量同比上升36%左右。”該負責人介紹。(綿報融媒記者 趙燁)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