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拼經濟搞建設穩大盤
涪城:聚力強產興城 扛起主力軍擔當
穩增長的關鍵在于穩投資,抓發展的關鍵在于抓項目。
9月21日,總投資120億元的創明新能源項目簽約暨開工儀式舉行,涪城又一個百億級項目落戶開建,拉開了“決戰四季度、大干一百天”序幕。該項目的引進,填補了涪城區新能源產業,特別是儲能電池產業發展領域的空白,項目建成滿產后,可實現年產值約300億元、稅收9億元,成為推進涪城跨越發展又一新的“增長極”,也將助力綿陽在新能源產業“新賽道”上高速前進。
該項目從初次對接到開工建設僅用83天,這背后是涪城區圍繞“拼經濟、搞建設、抓發展、上項目”作出的不懈努力。今年以來,涪城區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認真落實黨中央“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和省委市委“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重要要求,對標市委科技立市、產業強市、開放活市、人才興市、生態美市“五市”戰略,深入實施“三千工程”,加快建設“四個強區”,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為綿陽加快建設中國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貢獻涪城力量。
農業主題公園風景如畫
重大牽引 四大片區繪藍圖
投資50億元的惠科顯示模組生產線項目提前封頂;王府井購物中心盛大開業;“湖光山色”稻漁親水濕地農業主題公園開園迎客……前三季度,涪城區產業發展結出累累碩果。
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能級發展載體的承載。近年來,涪城區立足區域特點觀大勢、謀全局,統籌布下科技城新區涪城片區、臨港經濟發展區、中心城區、農旅融合區四大主體功能區聯動發展“大棋局”。
一條條園區道路四通八達、一棟棟標準廠房鱗次櫛比、一座座廠區雛形顯現,一個個企業欣欣向榮……漫步在科技城新區涪城片區和臨港經濟發展區,處處都能感受到涪城區以“園區提質”“企業滿園”為抓手,集中精力搞建設、竭盡全力促發展的拼勁和闖勁。
“臨港經濟發展區作為涪城區先進制造業的集聚地,將按照‘一園三區’布局堅持工業向園區集中,東區惠科產業園全面成勢,西區科技物流、信創產業園全面開建,南區循環經濟產業園全面投產。”涪城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涪城將聚力把臨港經濟發展區建成開放創新智慧低碳的千億級現代產業園區。
俯瞰臨港經濟發展區
科技城新區涪城片區是涪城發展科創產業的主陣地。走進科技智谷科技園區孵化示范中心施工現場,只見樓宇間工人們頭戴安全帽,忙碌地穿梭其間,焊接聲、錘打聲與機器轟鳴聲交織在一起,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
“該項目占地約66畝,總建筑面積約14萬平方米,建成后將成為創新交流平臺與展示窗口,匯聚國內外高端創新資源。”項目負責人介紹。
按照科技城新區涪城片區“一區兩組團”布局,科技智谷、環西科大兩大組團競相發展。其中,科技智谷組團共規劃建設了5G科技園、中科(綿陽)創新園、衛星應用科技園、中關村科技園等八大科技園區,環西科大組團由國家大學科技園、科技城數字經濟創新中心和創業黑馬西部(綿陽)科創中心三部分組成。“科技城新區涪城片區重點發展5G通信、人工智能、衛星應用等科技創新產業。”涪城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涪城將致力把科技城新區涪城片區建成國家科技創新先行區的重要增長極和動力源。”
城市商圈是城市商業的集聚地和重要載體,為集聚人氣商氣、激發城市活力,涪城區借鑒“硅巷”發展模式,布局了會仙路“月季浪漫時尚”、躍進路“三線歷史文化”、大觀園“留住綿陽記憶”、花園“TOD快時尚”、三江“城市夜經濟”五大主題商圈,以完善城市商業布局,并規劃“環西科大”“環金西湖”兩大商圈,以此拓展城市新區發展空間。
加快建設科技智谷科技園區孵化示范中心
重要抓手 “五化”招商引項目
對于不沿邊、不靠海的內陸城市,建好載體“筑好巢”是基礎,如何引來“金鳳凰”則是關鍵。審時度勢,涪城區創新專業化隊伍、精準化項目、平臺化理念、市場化機制、品牌化效應的“五化招商”思路,一手抓存量,一手抓增量,招商引資“火力全開”。
今年4月,涪城區整合經合部門、龍頭企業、平臺運營商、科研院所、商協會、駐外人員等招商力量成立“涪城薈”招商聯盟,組建150人規模的專業化招商隊伍,實打實推進招商引資工作。
“‘涪城薈’招商聯盟共設立8個招商分盟,分別為新型顯示、汽車電子、5G制造、科技創新4個產業招商聯盟和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成渝地區4個區域招商聯盟。”涪城區經合局局長、招商聯盟盟主文雪介紹,以前,涪城在招商方面存在資源分散不集中、信息獲取不全面等難點堵點問題。“組建招商聯盟,可以有效整合聯盟內各成員單位的資源優勢,通過制定產業鏈招商圖譜和重點項目信息庫,開展定向性、跟進式招商,激發以商招商的磁場效應。”
在招引工作中,涪城區為引來優質產業“積厚成勢”,運用平臺思維“化繁為簡”,從“植樹”到“造林”通過平臺企業進行精準招商。目前,涪城區已布局引進中關村信息谷、創業黑馬等13個科技創新平臺,中南高科、聯東U谷等三大先進制造業平臺,城市商圈、城市綜合體、專業樓宇、專業市場等城市經濟平臺,以及三大農業主題公園等現代農業平臺,構建起“從樹木到森林”的產業生態。
“我們對接的企業資源非常多,在全國30多個城市入駐企業有3400多家。我們通過引進種子、搭平臺、建氛圍、做示范的工作思路開展園區工作。”綿陽中關村信息谷科技服務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助理黃佳寶介紹道。
創新“五化”招商產生的強“吸附力”帶來了立竿見影的效果。今年,涪城區已新簽約項目99個,簽約金額479億元;其中:5億元及以上項目16個、實際利用外資8626萬美元。
科技智谷企業服務中心
創新引領 三度服務優環境
優良的營商環境是項目建設、企業發展的“加速器”。近年來,涪城區牢固樹立抓發展就是抓企業、抓項目,抓企業、抓項目關鍵是抓服務的理念,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頭號工程”。2019年6月系統推出《綿陽市涪城區優化營商環境“三度服務”20條措施》,聚焦招商引資、項目落地、企業發展三個階段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有熱度、有力度、有溫度的“三度服務”。
“優化營商環境既是‘必答題’,更是‘搶答題’。”涪城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持續深化“三度服務”20條措施過程中,涪城區建立“三個一”聯系服務機制,實行“一對一”精準服務。同時還創新推行一網通辦、并聯審批、全程代辦,探索“簽約即拿地、拿地即開工”要素保障機制,為項目建設和企業發展開啟“綠色通道”。
“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涪城持續發力,建立企業家“早餐匯”、銀企“鵲橋會”、企業家座談會、重點企業全覆蓋走訪“四大常態機制”,形成服務企業良性發展的工作閉環。
“‘早餐匯’上,我們希望支持購物中心引進國際一線品牌,沒想到早餐剛吃完,涪城區就開始幫忙解決問題了。”已參加了三次企業家“早餐匯”的綿陽富臨百盛廣場總經理吳蕾說,涪城區委、區政府對早餐匯上反映的問題十分重視,能解決的馬上就辦、限時完成,由于政策原因、企業自身原因等無法解決的,也要向企業解釋清楚,獲得企業認可后才能銷號。“目前百盛已引進25家國際一線品牌和國際輕奢品牌。”
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涪城區還堅持政策創新引領,系統出臺《涪城區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涪城區關心關愛企業家10條措施》《涪城區支持企業發展26條措施》等“一攬子”惠企政策,分類建立9大領域“掌上議事廳”即時交流平臺,開通營商環境24小時服務熱線,為重大項目建設提供有力有效服務。
如今的涪城,重點企業頂天立地,中小企業鋪天蓋地。在這一個個市場主體的共同發力中,今年上半年,涪城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94.45億元、增長5.0%,總量占全市比重18.2%、較去年同期提升0.1個百分點,增速高于全市0.8個百分點,總量、增速均排名縣(市、區)第一。
(楊海燕/文 洪剛 涪宣/圖)
編輯:譚鵬 校對:李志 審核: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