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整理收到的物資
綿陽新聞網訊 “我是黨員,我先上!”聞令而動、挺身而出,9月14日凌晨,華潤中央公園1、2、3期小區因疫情防控需要被臨時管控,9月14日下午,小區臨時黨委火速成立,154名黨員志愿者積極響應,沖鋒在疫情防控最前沿,牢牢筑起“紅色堡壘”。
9月15日上午,記者走進小區看到,小區“菜籃子”等物資保障平穩有序,對特殊人群的關愛,處處盡顯細心、貼心。
“各個黨支部要配合做好物資配送、醫廢清運和秩序維護等工作,同心協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上午10時,在華潤小區疫情應急處置一線指揮部,臨時黨委書記劉雨果正在進行工作部署。
劉雨果告訴記者,臨時黨委火速成立,下設15個黨支部靠前指揮。9月15日,在第一次全員核酸采集結果為陰性后,臨時黨委立即啟動就地轉崗工作,154名“雙報到”黨員以及機關黨員干部積極響應。
華潤中央公園1、2、3期小區共有居民7000余人。管控人員多,秩序維護非常關鍵,臨時黨委根據黨員志愿者的職業屬性,為其安排相適應的保障和服務工作。
“請各位業主有序排隊,請勿擁擠……”上午11時,小區設置的多處核酸采樣點忙碌起來,業主按樓棟和單元順序,分批下樓進行核酸采集。“紅馬甲”分散在各個采樣點,維持秩序、搬運物資……現場秩序井然。
市三醫院腫瘤科護士長何霞就是“紅馬甲”中的一員,從白衣到“紅馬甲”,從工作到隔離,哪里都是一線。“既是醫務工作者,又是黨員,我們更應該發揮自身作用,主動站出來為大家服務。”何霞感慨道。
胡丹是華潤中央公園3期小區6棟的住戶,他主動報名加入黨員先鋒隊,按照臨時黨委安排擔任6棟的樓長。“6棟一共居住了200戶左右,作為樓長要負責上門提醒做核酸采集、物資配送等工作,一天下來差不多要跑兩百趟。”胡丹表示,面對疫情,大家不應該是旁觀者,而是經歷者和參與者,尤其是黨員干部,更應沖鋒在一線。
80高齡的小區居民王奶奶幾天前腳踝受傷,行動不便。黨員志愿者在服務過程中,發現王奶奶傷口處已經化膿,急需到醫院就醫。考慮到疫情管控,臨時黨委特事特辦,請了一名專業醫生,做好各種防護措施后,到王奶奶家里為其進行治療,王奶奶對此由衷感謝。
身著紅馬甲投身“先鋒崗”、“責任區”,通宵達旦開展工作。臨時黨委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讓黨旗高高飄揚在一線,黨員志愿者成為了人民群眾的“主心骨”。
“看到這些忙忙碌碌的黨員志愿者,我們真的很暖心,很感動!大家互幫互助,這種氛圍和凝聚力,讓人充滿信心和力量。阻擊疫情,一點問題都沒有!”小區居民李金城如是說。(綿報融媒記者 劉曉東 文/圖)
編輯:郭成 校對:譚鵬 審核: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