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經過半個月的緊張勞作,梓潼縣3.5萬畝雜交水稻制種于日前完成全部收割,初測總產量為700萬公斤,可供明年約700萬畝水稻生產用種。
這幾天,梓潼縣黎雅鎮西安村的糧食加工場十分熱鬧,所有機器都滿負荷運轉,每天都有周邊鄉鎮的村民將剛收割的雜交水稻制種運到這里烘干。這是當地為解決水稻制種烘干、存儲難題專門修建的加工場,不僅方便了當地群眾,也更好地保障了梓潼水稻制種的品質。
“烘干房就建在村子里,烘干的種子不得霉變,每斤還能多賣1角錢,大家當然很樂意。”楊照祥是黎雅鎮西安村村民,今年種植了15畝雜交水稻制種,收割完成當天就運到了加工場進行烘干和存儲,這樣不僅保證了種子質量,市場價格也將有所增加。
據了解,梓潼縣是農業農村部新一輪認定的國家級雜交水稻制種大縣之一,也是四川省水稻制種面積最大的縣,目前全縣水稻制種面積穩定在3.5萬畝左右,在滿足四川、重慶、貴州、湖南等省市稻種需求外,還遠銷越南、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等國家。但部分地方因未建晾曬場,且每年雜交水稻制種收割后就將迎來秋雨季節,個別地方的水稻制種常出現發芽、霉爛的現象,一定程度上導致價格下滑。霉變嚴重的制種,甚至不得不以低廉的價格送到飼料加工廠處理。
為做好水稻制種生產,近年來,梓潼縣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相關部署和要求,深入推進“一鄉一業”“一村一品”,做實做強雜交水稻制種基地建設,深化與科研院所的合作,同時實行統一耕種、統一用藥、統一施肥、統一管理和統一銷售,打造“工廠化育秧、集中式烘干”的社會化服務模式,并鼓勵農業專合組織購買機械設備,開展糧食烘干業務,解決農民豐產還要豐收的問題。系列措施下,梓潼縣雜交水稻制種全程機械化水平得到明顯提升,目前全縣配套修建種子集中育秧場5處,種子晾曬烘干場15處,糧食烘干機保有量突破100臺,可完全滿足群眾雜交水稻制種烘干需求。(彭彬綿報融媒記者 趙利賓)
編輯:譚鵬 校對:李志 審核: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