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無論是采集鼻咽拭子還是口咽拭子,采集的深度和與粘膜接觸的時長是關鍵,如果沒做到這兩點,采集的細胞就失去了檢測的意義。”5月19日下午,涪城區疾控中心舉行了一場線上+線下的核酸檢測專題培訓,576家診所和藥店參加,其中,8家承擔了便民核酸采樣任務的藥店診所執業人員在現場接受了專業培訓。
“從5月13日我們藥店開始檢測,一直就有社區醫務人員教我們,通過參加這樣系統、規范的培訓,能進一步提高員工的技能,讓我們更專業地為市民服務。”安康藥房執業人員卿艷說。
除了現場聽講,所有參加培訓會的診所藥店執業人員還集中進行了筆試,并實地進行了核酸采集操作演練。“從目前情況來看,依托藥店診所建立的8個便民采樣點,自5月12日啟用以來,已經采樣1800余人。通過培訓,也為下一步更多采樣點的布局儲備人才,同時,所有操作流程我們也會下發到各藥店診所,讓他們隨時能鞏固和深化。”涪城區衛健局副局長巫杰說。
近日,為進一步方便市民進行核酸檢測,我市決定在主城區依托醫療機構、藥店、診所和核酸采樣艙,建立“10分鐘核酸檢測采樣服務圈”。對此,涪城區立即響應,在現有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20個公立核酸檢測采樣點基礎上,增設民營診所和藥店等8個核酸檢測采樣點位,建設運行28個核酸采樣點,為市民提供便捷服務。
“28個點,就是28個‘10分鐘核酸檢測采樣圈’,我們探索實施‘112’模式,確保檢測對象步行10分鐘到達采樣點、信息登記至采樣操作1分鐘完成、采樣標本2小時運達核酸檢測機構,應急狀態下送檢時間壓縮到1小時。”巫杰說。
據了解,民營核酸檢測采樣點常態化下兼顧診療、售藥等功能,應急狀態下轉換成為區域核酸檢測采樣點,參與采樣工作。在抓好固定點位的同時,涪城區還緊急購置2臺移動核酸檢測采樣車,進一步增強快采快檢能力。
目前,全市共設置有常態化疫情防控核酸采樣點374個,其中:便民采樣點84個,入川即檢點40個,醫療機構75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75個。預設有應急處置情況下區域篩查儲備點位3317個。(綿報融媒記者 郭若雪)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