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綿陽文旅開門“問計”
市民“找茬”“出主意”頻出“金點子”
綿陽新聞網訊 自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啟動了“綿陽文旅請您來幫忙”線上線下大走訪活動以來,邀請了廣大市民和游客對全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工作“幫忙來‘找茬’”和“幫忙出主意”。截至目前,市文廣旅局線上線下共收到8000余條意見和建議,涵蓋了廣大市民和游客對我市公共文化服務、旅游景區景點、鄉村旅游、星級酒店、旅行社、行政審批、廣播電視工作等方面存在的具體問題提出的批評意見或建議。
記者梳理時發現,市民對公共文化服務關注度較高。有市民在“找茬”中提出:公共文化服務的種類不多、數量不多、市場參與力度不高,建議從制度層面規范文化市場,建立政府主導、市場參與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務的數量和質量。
對此,市文廣旅局回復,將從四個方面改進公共文化服務工作:積極推動綿陽市文化藝術中心(圖書館新館、文化館新館、美術館、大劇院和音樂廳等)規劃選址建設事宜;持續做好321個“五館一站”免費開放工作,在常規服務目錄的基礎上,結合市民需求和疫情防控需要,加大線上公共文化服務項目的開設和宣傳,讓市民居家就能享受公共服務;大力推廣“綿州大舞臺·惠民演出季”、涪城區“天青苑川劇團送戲下鄉”等項目的經驗,通過購買服務、項目補助、評優獎勵等方式,在全市范圍內組織優秀社會文藝團隊、志愿者隊伍積極參與公共文化服務,發揮群眾文藝骨干、非遺傳承人的優勢,鼓勵從“自發”走向“自覺”,長期組織群眾唱、群眾演等文化活動;加強文旅產業發展,通過市場化模式增加可供選擇的文旅消費產品(項目),補充公共文化服務的不足。
有市民和游客提出要深挖綿陽市旅游資源,對接“吃、住、行、游、購、娛”旅游六要素,推出“全方位旅游產品”,如發展特色民宿,建立旅游商品設計研究中心開發文創商品,提升游客參與性與體驗度等。市文廣旅局回應,2020年和2021年,市文廣旅局分別主辦了“2020尋找綿陽最美民宿”和“2021尋找綿陽最美鄉鎮”大型文旅推薦活動,并持續在線上新媒體矩陣及線下重大節會展會進行相關宣傳。今年市文廣旅局已在新媒體矩陣上開展了“親子出游季”等線上宣傳推廣活動,共發放免費門票、民宿體驗券200余張。
鄉村旅游成為當下旅游的新風向,有游客“找茬”呼吁我市應加強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市文廣旅局回復,結合兩項改革后公共資源優化整合、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等,面向鄉村旅游發展需求實施旅游功能化改造,著力構建鄉村旅游設施體系。安州區棗皮走廊·蝴蝶谷、幸福七里景區完成旅游風貌、游客中心、旅游廁所、旅游道路提升改造。涪城區以都市休閑旅游為發展方向,打造建設主題化、景區化“農科文旅商”五態融合的農業主題公園。4月30日,位于楊家鎮的“千鶴桑田”蠶桑文化農業主題公園正式開園接待游客。
另外,在市文廣旅局搜集整理的近百余條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中,廣大市民圍繞“科技之城”“李白故里”“熊貓家園”三張文旅名片,結合城建、交通、工業、農林、水利、教育等方面在綿陽落地呈現積極出謀劃策獻出金玉良言,市文廣旅局對廣大市民中肯的意見和建議將進行采納落實。(綿報融媒記者 李春梅)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