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靜地站在項目施工現場入口處,眼睛盯著防疫工作人員對進入工地的施工人員進行健康碼驗看和體溫測量,不時抽查一名工人的體溫和健康碼、行程碼……“五一”假期,記者在平武縣深山一個建設工地看到閆功喜的時候,他顯得很普通。
不過,施工現場卻沒人敢小看這名普通的年輕人。“危險面前,他總是沖在最前面,典型的拼命三郎。”施工方現場負責人邵敏說起閆功喜就是一臉敬服。
現年33歲的閆功喜是市交通運輸局交通運輸服務中心黨支部宣傳委員,我市一個山區重點公路建設項目的現場負責人,長期駐守在平武山區工地建設一線,統籌組織項目建設和疫情防控工作。
“項目參建人員眾多,且來自全國各地,疫情防控難度很大。在一線工作,受到感染的風險也特別大。”邵敏說,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閆功喜一直在一線工作,好像從來不怕感染似的。自項目開工以來,閆功喜組織查驗兩碼一報告959人次,完成疫苗接種959人次,組織核酸檢測1223人次。“所有參建人員無一人受到感染。”2月21日下午,項目上發現一名來自中風險地區的工人。閆功喜立即靠前指揮,第一時間向屬地政府報告,配合屬地政府進行轉運和隔離。同時,連夜聯系屬地衛生院,對77名密切接觸人員進行核酸檢測,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1點過。隨后,閆功喜連夜組織各參建單位研究和部署所有密接人員的隔離工作。“項目參建人員較多,人員結構復雜,出現過幾次黃碼人員。閆功喜總是靠前指揮,一點不顧自己的安全。”
施工現場的工人和管理人員,對閆功喜的評價一致:疫情防控,沖在一線;工程建設,沖在前面;危險面前,奮勇當先。2021年8月16日,項目所在區域普降暴雨。閆功喜立即組織各參建單位加強排查整治隱患,及時處置突發情況。第二天夜間,項目所在位置雨勢進一步加大,閆功喜出現在最危險地段,組織人員撤離,消除安全隱患。2022年3月21日至23日,項目所在地持續發生山體滑坡,為了不影響項目進度,閆功喜堅守排危現場指揮,僅用兩天時間打通了應急便道。“可以說,閆功喜就是用生命在推進項目建設……”工友們說。
近兩年來,閆功喜一直蹲在深山之中,妻子也一直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多次參與了綿陽本土新冠感染者的救治工作,并緊急支援了河南鄭州的核酸檢測,年僅3歲的兒子交給了父母照顧。“最大的遺憾就是,錯過了兒子成長過程中許多‘第一’,如第一天上幼兒園等。”閆功喜一直覺得對不起孩子,對不起家庭,”每次與兒子、父母和妻子視頻時,聽著家人熟悉的聲音,心里特別不是滋味。“
(綿報融媒記者 劉毅 胥江)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