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務人員正在為市民進行核酸檢測
綿陽新聞網訊 如何排查潛在的風險?核酸檢測就是最快速、最方便的手段,是常態化疫情防控落實“四早”措施的首要舉措。根據防疫要求,為切實降低春節后疫情傳播的風險,節后返崗返工返校需及時做核酸檢測。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我市如何為返崗返工返校人員筑牢安全屏障?2月22日,記者對我市部分核酸檢測采樣點進行了走訪。
在綿陽火車站核酸檢測便民采樣點,記者看到,兩名志愿者負責引導進站和出站的乘客來此進行核酸采樣,一名醫務人員負責信息錄入,一名醫務人員進行核酸采樣。“這幾天每天采樣200多人。”市人民醫院醫務人員陳雪如告訴記者,便民采樣點服務時間為每日8時-20時,對于核酸報告時間,第一次收樣的標本最遲當日21時左右出結果,第二次收樣的標本約次日凌晨1時左右出結果。
據了解,在南郊機場、火車站、汽車客運站、高速公路出入口,自1月23日起就設置了核酸檢測便民采樣點,對“愿檢盡檢”人員進行核酸采樣。截至2月21日,全市核酸檢測便民采樣點累計采樣28184人,結果均為陰性。目前,共開放便民采樣點20個。除了核酸檢測便民采樣點可以進行核酸檢測,其余有核酸檢測需求的人員可就近進行核酸檢測。為提高核酸檢測采樣效率,最大限度減少群眾在醫療機構采集核酸樣本的等候時間,我市醫療機構及時增加了院區內核酸檢測采集窗口,并配備足夠的采樣人員。
在市中心醫院,門診核酸采樣點排起了長隊,工作人員耐心地為前來進行核酸檢測的市民答疑解惑,提醒大家保持安全距離,門診核酸采樣點的所有服務窗口同時開放。據護士長杜寧莉介紹,近期在醫院門診核酸采樣點進行核酸采集的市民由平時的1000多人增加到了5000多人,醫院門診核酸采樣點目前的工作時間也延長到了22時。同時,分診崗、登記崗、采樣崗醫務人員從平時的5人增加到了現在的12人,核酸采樣開單有微信自助開單、支付寶開單、人工窗口開單三種方式,同時還強化了標識,在排隊、等候、采樣,離開的每一個環節,都有工作人員引導,整個過程單循環以確保核酸采樣工作有序高效。
采樣效率提高,檢測速度也不含糊。按照國家相關規定,“愿檢盡檢”人員的核酸結果在24小時內出具。但市中心醫院的標本收樣后,快檢是2小時出結果,單檢和混檢都在標本送收樣后5個小時出結果。“平時我們的核酸檢測量樣本量大概是2000多管,近段時間基本是6000管左右,標本量的增加并沒有讓我們出結果的時間變慢。現在加班已成為大家工作的常態,同時我們整個核酸檢測組還增加了值班的頻率,尤其是增加了值夜班的頻率,大家齊心協力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要在第一時間把報告交到市民手中。”市中心醫院醫學檢驗科核酸檢測組組長羅麗梅說。(吳壽貴 朱芯儀 綿陽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劉曉東 文/圖)
編輯: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