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難題當面講事事有回應
涪城“早餐匯”兩年“擴圈”解千難
綿陽新聞網訊 11月4日,涪城區“早餐匯”兩周年“生日宴”的開場白一如既往地簡單明了:涪城區主要負責人介紹了“早餐匯”兩年的“擴圈”“破圈”之旅,受邀赴會的10位本土企業家暢談發展愿景、面對面說問題……飯吃得有滋有味,天聊得推心置腹。
企業家“早餐匯”于2020年11月6日“開吃”,每周分類邀請10家“四上”企業負責人在區委機關食堂共進早餐。兩年來,共開展91期企業家“早餐匯”,邀請930家企業赴過“飯局”,他們都有一個共同感受:“早餐匯”實打實的“涪城味”,也實打實解難題。
企業家“早餐匯”的本土效應,也讓涪城區有了更大的“野心”。今年以來,涪城區“旋風出擊”,打破地域限制,讓“早餐匯”走出去,擴大“朋友圈”:8月29日,首期經濟合作專場企業家“早餐匯”走進粵港澳大灣區;11月1日,長三角企業家“早餐匯”來到中國最強地級市蘇州……一次次“擴圈”的背后,是不斷拓寬的招商引資渠道,匯聚起加快發展的新動能。
深圳市創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CEO熊立是“早餐匯”“擴圈”的見證人之一。“第一次參加‘早餐匯’時,還和涪城處于‘相親’階段。而現在我已經成為‘圈內人’,在‘早餐匯’上結識新伙伴。”熊立說。
對外“擴圈”,對內則開啟了“破圈”之旅。從聚焦企業家逐步拓寬到村(社區)書記、院士(專家)等重點人群,分類開展“早餐匯”制度,構建起“難題當面講,事事有回應”的閉環服務,成為涪城區推動經濟發展的有力抓手。
“利用早餐時間交流政策、探討問題,令人受益匪淺。”回憶起參與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早餐匯”的經歷,五福寺村村支部書記李宏很激動,五福寺村與相鄰的白果林村、新豐村合并后,由于之前三個村各有一套廣播系統且不相通,同一個內容他要分別到三個不同的地方去分開操作。
在“早餐匯”提出這個問題后,涪城區立即對轄區內所有村(社區)存在的類似問題進行調查,并研究解決措施。截至8月底,全區共添置90多臺農村廣播系統,轄區內所有村(社區)廣播系統實現了“一村一聯網”。
如今,村廣播已成為李宏解讀政策、宣布村內“大小事”的“法寶”。他說,現在農村廣播成為干部與群眾的“連心橋”,不僅能讓黨的聲音、黨的政策走進各家各戶,更能為村民致富“傳經送寶”。
“早餐匯”只是形式,真正的內涵是抓發展。從數據上看,涪城區通過“早餐匯”,共收集參加企業、科研工作者、村(社區)干部提出的問題1036個,解決問題968個;還從中“吃”出了47個5億元以上重點項目、155個科創項目,實際到位國內省外資金229.82億元、外資1.53億美元,“四上單位”從2020年11月的696戶增至2022年9月的884戶。(綿報融媒記者 郭若雪)
編輯:譚鵬 校對:郭成 審核: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