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煙火氣”歸來,城市干道再次迎來車水馬龍。(綿報融媒記者 胥江 攝)
全市重點項目有序復工,圖為經開區智慧家庭產業園建設現場。(綿報融媒記者 王勇 攝)
秋夜喜雨,一掃陰霾。
10月5日晚,綿陽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通告:在廣大市民群眾共同努力和積極配合下,我市城區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形勢穩中向好。在科學評估的基礎上,經研究,決定自2022年10月5日23時起,除已劃定的中高風險區、判定管控區域繼續嚴格執行相關防控管理規定外,城區其他區域解除臨時管控措施,有序有效推動生產生活秩序恢復。
在這場與病毒的較量中,綿陽堅決按照黨中央“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不動搖,緊緊圍繞省委“講政治、抓發展、惠民生、保安全”工作總思路,各方力量重兵合圍,盡銳出戰、以快制快,全力打好打贏疫情防控遭遇戰阻擊戰。
9月29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曹立軍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第一時間安排部署應急處置工作,強調嚴格落實我市疫情防控“五個務必”要求,撈干篩凈減存量、外防輸入控增量、做足準備防變量,積極主動創造性地做好各項疫情防控工作。
在這場與時間的賽跑中,全市人民眾志成城、守望相助,共同經受住了挑戰和考驗,在最短時間內有效控制住了疫情,確保了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障了城市的平穩有序運行。
與此同時,綿陽堅定如初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多地工業園區和重點企業紛紛開啟“防疫泡泡”模式,戴著口罩抓生產,快馬加鞭搶進度,全力沖刺全年目標任務。
在這個特殊的國慶假期里,綿陽人同舟共濟、同心抗疫,終于迎來了勝利的曙光。朝夕相伴的綿陽,正帶著那份熟悉的城市煙火氣和人情味,在人們的期許中安然歸來,在共同的奮斗中邁向前方。
一次分秒必爭的加速跑
9月29日,涪城區御營壩。
當天凌晨,涪城區在對重點人群開展常規核酸檢測中發現新冠肺炎疫情風險人員,存在一定的社會面活動軌跡。
面對疫情風險,綿陽的應對策略是“以快制快”。第一時間對風險人員所涉相關軌跡場所實施臨時管控,區域內嚴格人員流動管理,公交、出租車、網約車停運,中小學、幼兒園停止線下教學……此輪疫情的第一道病毒“封鎖線”劃下。
從嚴從快精準處置,盡快撲滅突發疫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市委副書記、市長李云多次組織召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應急指揮部會議、工作調度會議,要求保持定力、沉著應對,以“快、準、嚴、穩”的硬措施,全力打好打贏疫情防控遭遇戰阻擊戰。
與此同時,綿陽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和指揮部迅即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爭分奪秒切斷傳播鏈,堅決遏制疫情擴散蔓延。
一時之間,這座城市行動了起來,全力以赴守護城市安全和市民健康。一場與病毒賽跑的全民總動員就此展開。
疫情防控,當斷則斷。
9月30日凌晨,綿陽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揮部發布消息:“結合疫情防控工作實際,決定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從9月30日6時起,加強城區部分區域臨時管控。”第二道病毒“封鎖線”劃下,熙攘繁華的城市按下了“暫停鍵”。
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市區兩級同步響應,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從快從速做好流調、排查、隔離、檢測、救治等工作。一場新冠肺炎疫情的遭遇戰全面打響。
這一刻,綿陽防控指揮應急體系全面“激活”,打起十二分精神,扎實做好核酸檢測、流調排查等各項工作;分秒必爭與病毒賽跑,盡快將隱匿風險撈干篩凈;剛性執行管控要求,堅決阻斷疫情傳播鏈條;全力保障各類基本生活物資有效供給……
面對狡猾的病毒,唯有以快制快,力爭在最短時間內阻斷傳播鏈條。綿陽按照“全員壓上,并行作戰”的要求,組織專業力量9600余人,在主城區連續6天、江油市連續4天、其他縣連續3天開展全員核酸篩查。同時統籌市區兩級公安、疾控等流調力量1064人,多線并行對發現的感染者開展“擴面延時”全鏈條流調溯源。密接者、次密接者不斷被發現,且“9·29”疫情病例均屬同一傳播鏈條,一個指向明確的“防疫圈”清晰劃定。
成效迅速顯現。10月3日,綿陽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通報:全市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可控,無社會面新增感染者。
然而,阻斷疫情的傳播不只于此。要遏制疫情傳播,對病毒必須從被動地“追”到主動地“找”與“堵”,核酸檢測是關鍵。
從9月30日至10月5日,我市主城區先后開展多輪全員核酸檢測,累計檢測超2000萬人次。其中,10月3日至5日,我市城區連續3日無社會面新增感染者,城區疫情防控形勢取得階段性成果。
10月5日晚,綿陽發布通告:自2022年10月5日23時起,主城區部分區域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秩序。
一場萬眾一心的阻擊戰
這場阻擊戰,從9月30日的凌晨開始。
“別緊張,把頭抬一下,嘴巴張一下。”當天凌晨5時,來自梓潼縣中醫院護士范茜溫柔而熟練地進行核酸樣本采集,才從海南返綿陽一個月,又在家鄉接力戰疫。
范茜身穿厚重的防護服,戴著N95口罩、面屏和橡膠手套,為了準確、快速采樣,她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
在綿陽,還有很多個像范茜一樣的醫護工作者在自己的“戰場”上奮斗。
快!市外支援力量向綿陽集結。省指揮部一聲令下,成都、德陽、南充、廣元的2499名醫護人員迅速馳援,白衣執甲,與綿陽一起守望相助,共同筑起疫情防控的銅墻鐵壁。
42歲的黃智瓊作為成都青羊區支援綿陽高新區核酸檢測隊領隊,抵達綿陽后便第一時間組織隊員,投入到核酸檢測工作中。她的一句話代表了援綿醫療隊的心聲,“因為我們是一家人,互幫互助,定能戰勝困難。”
同樣的時間,共同的戰斗,不同的只是崗位。
一面面鮮紅的黨旗,在“疫線”高高飄揚。全市主城區建立1465個小區臨時黨組織,超2.55萬名“雙報到”黨員就地轉化為志愿者,彰顯了“在平時看得出來,關鍵時站得出來,危難時豁得出來”的黨員特質。
在溫莎國際一期,黨員志愿者黃耘成為“樓長”,承擔信息核對、服務對接等工作,心中有責、眼里有活、手上有招;
在經開區晶藍湖小區,20多名黨員響應號召加入臨時黨組織,幫助解決1705戶封控小區居民生活問題……
快!志愿者隊伍在“疫線”集結。綿陽發布《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志愿服務活動的倡議書》后,城區志愿者用行動詮釋“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
青年志愿者來了。全市建立臨時團支部72個,聯系引領團員600余名、青年1400余名,在疫情防控中發揮表率帶頭作用。
同樣的時間、共同的戰斗,不同的只是“戰位”。
在41個進出綿陽的“關口”,在各縣市區連接處的“卡口”,在大大小小的“路口”,他們是城市的“守門人”。綿陽主城區3900余名公安民警堅守抗“疫”一線,以身化“劍”,護城市周全。
抗疫初期,“糧草先行”。綿陽堅決執行“兩不關一不停”,加大貨源組織調運力度,189家重點生活必需品應急保供企業貨源渠道暢通。
百盛超市、沃爾瑪超市等大小商超內,“保供人”們將蔬菜、肉類歸類上架,擺放整齊;快遞員們奔波不停,將居民生活所需快速準確地送達每一個目的地……
在戰疫后勤補給線上,全市社會各界協同作戰、高效運轉,全力守好守牢群眾“菜籃子”“米袋子”,全力保障醫療物資和水、電、油、氣供應,為阻擊疫情筑起堅強后盾。
靜下來、慢下來的城市背后,“天使白”“志愿紅”“守護藍”“環衛橘”,件件都是戰袍;醫務工作者、采樣人員、黨員干部、社區工作者、志愿者、公安干警,人人都是戰士。
“在崗”是奉獻,“宅家”也是奉獻,只要為疫情防控盡了責、出了力、打了配合,這樣的“你”,都是這座城市的功臣。
這個特殊的國慶節,這座城市有許許多多的人和故事值得銘記:疫情下的“云端”婚禮,是新娘王秋和新郎顧凱對新生活的向往;
“富樂糖畫”非遺傳承人袁慶燕則用糖畫記錄這段特殊的時光,為居家生活“加點甜”……
你的心,我的心,萬眾一心;你的力,我的力,千鈞之力。
這是綿陽人共同積攢的精神力量。
一首踔厲奮發的奮進曲
城市靜下來,其核心功能依然在“靜”中有“勁”。
10月2日16時,四川九州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倉儲門口,裝載員工正將產品搬上貨車。隨后,這批產品將送往全國各地,甚至“飛向”海外。
不遠處,公司智能終端制造基地的生產車間內,18條生產線有序運轉。開啟“防疫泡泡”模式后,2000多名工人在廠閉環生產,日均產能達到4萬臺,3天時間已有12萬臺設備交付客戶。
像九州電子這樣的“防疫泡泡”,在綿陽還有很多個,它們形成一堵看不見的墻,在閉環生產管理下,奮力拼搏。
疫情中的綿陽,堅持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手抓、兩不放松”。我市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在把嚴“防疫關”的同時,生產建設并未停擺,市區兩級聯動為企服務,協調解決企業閉環生產、項目閉環建設中的困難問題,為給企業開足馬力穩生產吃下“定心丸”。
關鍵時刻,聚非凡之力。
從9月30日的4條生產線,到10月4日的13條生產線運行,長虹多媒體公司不斷調整生產線,近2000名員工在廠兩班倒日夜奮戰,想盡辦法保質保量保訂單,4天時間發貨超3.3萬臺電視機。
非常之時,擔非常之責。
雪寶乳業將演練轉換為實戰,正式啟動閉環生產,200多名員工吃住在廠,以廠為家,不斷優化產品生產結構和運輸線路,產能提升20%,乳制品日產量近200噸,全力保障市場供應。
特殊時期,特別應對。
在富臨精工的新能源減速器機加車間,生產線順暢運行,工人們鉚足干勁,一天生產加工減速器1000多套。大家都鼓足了勁兒,與企業一起并肩作戰,爭分奪秒抓生產保交付。
人倒班、機不停、連軸轉,一家家企業迎難而上、積極應對,開足馬力忙生產保訂單,防疫不松、生產不停、鏈條不斷。
為保障閉環生產企業有序生產經營,市經信局成立專班高效運轉,做好醫療物資保障,深入一線點對點服務,指導工業企業閉環生產,及時跟進企業生產情況和訴求,為企業協調解決通行證辦理、原材料供應、產品運輸等問題。
截至10月5日,綿陽市81戶省“白名單”企業全部正常生產,采用“防疫泡泡”模式實行閉環生產企業713戶。
此時,綿陽一個個重大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設,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
高達百米的巨大墩柱、層層疊加環繞的匝道……在平武縣龍安鎮境內,九綿高速關鍵節點工程之一的LJ22合同段建設加速推進。該合同段嚴格實行“防疫泡泡”管理模式,項目部施工人員放棄國慶休假,留在工地,搶抓進度。
在經開區智慧家庭產業園項目建設現場,120余名施工人員憑24小時核酸檢測報告“上崗”,大型機械設備轟鳴聲此起彼伏。該項目在2024年建成后,預計新增年產值60億元。
我市重點項目施工不停歇,搶工期趕進度,有效避免工期損失。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將強化部門聯動協同服務,加強物資運輸、材料供應、用工服務等要素保障,有序推進重點項目加快復工。
農時不等人!“疫情防控不松懈,農業生產也不能耽誤。”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各級農業農村部門積極為當地養殖屠宰等涉農企業服務,全市1000余名農業技術干部深入基層,指導當前農業生產,確保取得疫情防控和農業生產“雙勝利”。
防控不松懈,發展不停擺。
此刻,清晨的三江半島,市民又開始了一天的晨練;馬家巷,又恢復了往日的喧囂;臨園干道,車水馬龍繁華再現……城市蘇醒,生產生活的“熱浪”滾滾向前。
眼下,綿陽各有關部門正堅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的部署,高效暢通物資保供保運通道,有力保障各項生產建設要素,各項目企業踔厲奮發、同舟共濟,吹響復工復產的集結號,決戰四季度、大干一百天,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綿報融媒記者 趙利賓 黃小芹 郭若雪)
編輯:郭成 校對:譚鵬 審核: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