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復工復產“集結號”吹出最強音
綿陽工業戰線全力以赴保生產穩增長
綿陽新聞網訊 10月6日,綿陽城區解除臨時管控措施的區域逐步有序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工業企業陸續復工復產,廠區內的員工多了起來,更多的生產線滿負荷運轉起來。記者從市經信局了解到,目前我市已有935家工業企業在嚴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下,正有序恢復全面生產,沖刺全年生產目標。
決戰四季度、大干一百天。在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的戰場上,“爭分奪秒”“拼搏沖刺”成為主旋律。
“防疫泡泡”,是疫情防控中出現的一個高頻詞。9月30日,市經信局成立的專班第一時間運轉起來,高效開展醫療物資保障、企業閉環生產等各項工作,并接連出臺《綿陽市工業企業閉環生產縣市區(園區)操作指南》《綿陽市工業企業閉環生產企業操作指南》《綿陽市工業企業閉環生產員工返崗工作指南》等文件,為給企業開足馬力穩生產吃下“定心丸”。
長虹多媒體、東材科技、富臨精工……一個個工業企業開啟“防疫泡泡”模式,迅速啟動應急預案,在滿足疫情防控要求前提下進行閉環生產管理,筑起堅固屏障,依然奮力拼搏,搶時間忙生產趕訂單,為工業經濟平穩運行提供堅實保障。
閉環的順暢,供應鏈“疏堵”是重點。閉環生產期間,經信部門積極協調,時刻與交通、交警等部門溝通聯系,安排專人全天候辦理跨市、市內工業領域重要物資車輛運輸通行證,共計辦理1354張,“堵點”“卡點”被一一打通。
保供暢鏈,多部門聯合行動協同作戰。市經信局全面收集重點產業鏈堵點情況,協同相關部門推動為長虹等龍頭配套的資江電子、鴻強科技等72戶本地企業實現優先復產,以鏈帶面保障產業平穩運行,富臨精工、華豐、佳聯等重點企業穩定生產。
為企業紓困解難,市經信局每日動態收集企業困難問題并建立臺賬,日辦日結、閉環管理,分組分片進園入企協調化解物流運輸、員工跨區返崗等問題。經多方協調,成功協助解決九州電子304名員工“點對點”返崗閉環生產、佳聯印染往返主城區接送特種設備檢驗專家等問題。截至目前,解決企業物流運輸、員工跨區返崗等問題120余項。
截至10月5日,綿陽市81戶省白名單企業全部正常生產,采用“防疫泡泡”模式實行閉環生產企業713戶。
同時,全市經信系統還指導電力、通信、成品油等單位加強調度,切實保障生產生活要素需求。
隨著復工復產的集結號吹響,越來越多的企業在“決戰四季度”的戰場奮勇向前。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全市工信系統將切實扛起工業保生產穩增長責任,持續進行科學調度、優化服務,統籌抓好工業領域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工作,落細落實各項工作舉措,全力以赴穩住工業經濟回暖向好態勢。
一方面,強化精準調度,落實分層分類分級指導,強化通報督查、責任壓實,動態監測用電、用工等指標變化情況,針對性化解苗頭性問題,推動規上企業盡快應復盡復、全面生產。
另一方面,強化協調服務,因時因勢調整工作重點,對重點企業及項目實施駐點服務、專員協調,切實做好員工返崗、產業鏈配套企業復工等工作,助力搶抓四季度黃金期全力沖刺。(綿報融媒記者 黃小芹)
編輯:郭成 校對:譚鵬 審核: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