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新聞網訊 “從中、高風險地區到綿人員,將采取閉環管理,立即進行轉運。”連日來,在綿陽火車站出站口查驗點,涪城區交通運輸局查驗人員嚴格查驗入綿旅客的健康碼、行程碼和核酸檢測報告,引導旅客到出站口外的窗口進行登記報備和核酸采樣。
據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我市1個機場、4個火車站、36個高速公路收費站出口“入川即檢”查驗點,均嚴格執行24小時查驗全部來(返)川人員健康碼、行程卡、風險城市旅居史標簽,掃“入川碼”,開展現場核酸檢測采樣,完成“綿疫控”報備。同時組建了工作專班,通過現場督查、視頻調度等方式,對部分查驗點進行暗訪檢查,針對發現的問題,督促立行立改。
在G5京昆高速綿陽南收費站查驗點,值守人員24小時在線,對來(返)綿車輛和司乘人員進行查驗。“查驗點每天有120人次值守,確保不漏驗一人。”現場值班負責人、高新區永興鎮社會治理和應急管理辦公室主任朱文歐介紹,查驗點按照要求對入川人員進行健康碼、核酸檢測報告、風險城市旅居史、行程碼查驗,提醒掃“入川碼”和完成“綿疫控”報備。
在剛剛建成通車的遂德高速公路設立了觀橋互通和景福互通兩個查驗點。現場查驗人員嚴格按照“入川即檢”和“入綿即報”要求,對來(返)川車輛進行查驗,提示來綿人員掃碼報備。
“謝謝你們,辛苦了!”順利完成各項報備和核酸檢測采樣后,旅客在起身離開時向工作人員致謝。(綿報融媒記者 劉毅)
編輯:譚鵬 校對:李志 審核: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