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工業經濟交出亮眼“成績單”
2021年全市規模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4%,位居全省第1位
“數”覽
2021年綿陽工業經濟
全市規模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4%,位居全省第1位
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00戶,總數達到1131戶,京東方、惠科實現產值邁進百億級臺階
全市16戶企業獲第三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認定,新增數居全省第2位,總數達到23戶,居全省第2位
新增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96戶,全市總數達到256戶,均居全省第2位
綿陽新聞網訊 2021年全市規模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4%,位居全省第1位;全市重點產業占全部規模工業比重近70%……1月18日,記者從2022年全市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了解到,全市工業和信息化戰線搶抓機遇、銳意進取,堅定實施工業強市戰略,集中精力大抓工業成效明顯,交出一份亮眼“成績單”,實現工業“十四五”良好開局。
隨著工業強市戰略深入人心,我市加速構建以電子信息產業、裝備制造、先進材料等為支柱產業,核技術應用、5G、物聯網等為特色產業的現代產業體系。全年重點產業產值同比增長達17.7%,占全市規模比重三分之一的電子信息產業支撐作用進一步鞏固,新型顯示創新型產業集群入選科技部2021年度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培育)名單;綿陽獲四川制造強省建設城市試點示范,支持綿陽打造先進材料產業地標,先進材料產業繼續保持較高速度增長。
創新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少企業加快創新發展的腳步,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11戶企業、37戶企業分別通過省、市企業技術中心認定,銀河化學通過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復核評價;推進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2家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實現實體化運行;龍華光電獲“全國質量標桿”認定,豐谷酒業、佳聯印染2家企業獲首屆“四川省工業質量標桿”。
翻開綿陽工業2021年“成績單”發現,我市加快培育企業梯次發展的步伐也在加快,通過深入落實工信部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省“貢嘎培優”行動計劃等,印發《綿陽市企業培育攻堅行動方案》,建立并落實10億元以上工業企業工作專班機制,完善規上工業企業服務專員制度,持續培育壯大企業群體。
數據更為直觀——2021年,全市16戶企業獲第三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認定,新增數居全省第2位,總數達到23戶,居全省第2位;新增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96戶,全市總數達到256戶,均居全省第2位;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00戶,總數達到1131戶,京東方、惠科實現產值邁進百億級臺階。
隨著一個個工業項目加快建設、竣工投產,為綿陽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2021年以來,全市工業戰線深入開展工業項目攻堅行動和制造業招商引資“百日攻堅”行動,落實“五個一”工作機制,精準施策精準服務,省市重點項目穩步推進。2021年,全市共有惠科顯示模組等197個項目開工建設,長虹智能制造產業園智慧能源等160個項目竣工投產,龍華光電OLED顯示和5G通訊膜材產業化等67個項目加快建設。
2022年是“十四五”規劃實施的關鍵之年。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堅定實施工業強市戰略,一手抓存量擴張,一手抓增量招引,追求“三個一流”,實施“1234”工作思路,統籌推進強鏈補鏈、技術攻關、數字化轉型和綠色低碳發展,推動工業大突破、大發展,為全面建設中國科技城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綿陽提供堅強有力的產業支撐。(綿陽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黃小芹)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