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定點社區醫院對參保人全放開引發關注
“首診在社區”將成就醫新常態
5月18日,市醫保局、市衛健委、市民政局聯合印發了《關于本市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社區就醫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宣布自7月1日起,本市2200余家定點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無需事先選擇可直接就醫報銷。消息一出,即受到社區居民及定點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普遍歡迎。隨著全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轉診預約平臺的建立、定點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醫保放開以及家庭醫生制度的完善,未來首診在社區將成為北京市民就醫新常態。
“這個政策對我來說,實在是太方便了,以后就不用兩個地方來回選了。”在朝陽區建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來取藥的趙大媽說。她平時住在建外街道,定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也選在了這里。不過,為了給女兒照顧孩子,趙大媽有時需要去海淀區花園路住上一段時間,而在那邊看病,她的醫保則無法報銷。
按照此前的規定,北京市參保人員需選擇4家定點醫療機構,包括1家定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可再加一個社區站)和3家定點醫療機構,只有事先選擇,才能享受醫保報銷政策。而從今年7月1日起,北京2200余家定點社區衛生機構將對參保人全部放開,趙大媽這類人群可以持社保卡或醫保電子憑證,任選定點社區衛生機構就近就醫,相關醫療費用按規定納入醫保支付范圍。
“這份通知與市衛健委關于建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轉診預約通道的文件同步發布,共同為打通分級診療、方便市民就近就醫鋪路,”市醫保局表示,把握這個政策需要注意兩個方面:一是針對的對象是北京市參保人員,包括城鎮職工參保人員(在職和退休均可)和城鄉居民參保人員;二是放開的為定點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也就是說,7月1日后,北京市參保人員無需選擇直接就醫的醫療機構包括:32家A類定點醫療機構、164家中醫定點醫療機構、160家??贫c醫療機構以及2200余家定點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其他定點醫療機構的普通門診和住院還需要選擇才能醫保報銷,從而引導群眾在社區就近就醫。
“以后來社區看病肯定會越來越方便,社區醫院的服務項目也會越來越多,”建外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辦公室副主任郭晶晶說,這幾年,到社區醫院就診的患者在逐年上升,特別是家庭醫生的簽約率越來越高。據了解,朝陽區65歲以上老年人家庭醫生的簽約率已經接近90%。
西城區大柵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李欣對此也有同樣的感受,現在,常見病在社區醫院里都能看,還有中醫保健服務,而最重要的一點,還是感情方面,“社區醫生接觸的都是街坊鄰居,通過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醫生和社區居民的感覺特別親!”李欣認為,社區醫院對參保人全面放開,也會激發社區醫院活力,有實力、有特色的社區醫院會更有吸引力。(記者 楊緒軍)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