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維護消費市場秩序
我市開展專利商標版權聯合執法檢查
綿陽新聞網訊 4月25日,市市場監管局、市新聞出版版權局聯合市公安局、市檢察院等部門對部分書店、藥店、眼鏡店開展專利、商標、版權聯合行政執法檢查,維護消費市場正常秩序。
當天上午,記者跟隨執法人員先后對園藝山教育園區附近的兩家書店就出版物的版權進行檢查。記者看到,執法人員隨意取下一本書,運用國家掃黃打非辦網絡平臺出版物查驗系統,對書的封底條碼掃描,查詢結果馬上顯示書名為《仙君莫慌》、作者顧蘇,同時也顯示出版單位。“如果掃描出來后,能夠看到書的名稱、作者以及它的出版社,就說明是一本正版出版物,如果查不到這些,那可能是盜版,我們就會對其進行鑒定,鑒定后以它采購的數量來查處。”綿陽市新聞出版局科長鄧雪梅說。“市民在采購書籍時,盡量在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的書店進行采購,如果選購圖書時發現印刷質量不好、明顯有很多錯別字,那就是盜版書。”
隨后,記者隨執法人員又前往涪城路分別對兩家藥店的藥品是否涉嫌假冒專利進行檢查,在檢查過程中,發現其中一家藥店售賣的一款耳道噴劑上標注的專利號,早在去年就被國家知識產權駁回。“當事人在不能授予專利權的產品上標注專利權標識的行為,就構成了專利法實施細則第八十四條所規定的假冒專利行為,我們將通過調查責令當事人改正、停止銷售藥品。”市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馬軍告訴記者。
據介紹,此次專項行動以批發市場、集貿市場、汽配市場、聯鎖藥店、購物廣場等為重點場所,以食品、藥品、農資、電子產品、家用電器、汽車配件、服飾箱包等為重點商品,檢查經營場所證照是否齊全,專利商標、地理標志和官方標識標注使用是否規范,是否存在侵犯知識產權、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等違法行為。督促經營者嚴格把好進貨關,落實索證索票工作,規范知識產權類的廣告、標識設置,避免銷售假冒偽劣產品,杜絕虛假宣傳。同時,在執法過程中積極向經營戶、消費者普及知識產權相關常識,提高社會對知識產權的認知度。(戴劍 綿陽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李橋臻)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