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綿陽科技界的“頂流”,12月29日,中國(綿陽)科技城先進技術研究院官宣“出道”,將瞄準“卡脖子”問題和國產替代等關鍵核心技術,賦能創新產業發展,全面提升科技城創新能級。
為什么需要中國(綿陽)科技城先進技術研究院?它和其他科技創新平臺有什么不同?又將如何院地共建?
1 履行時代使命服務國省大局
在揭牌儀式現場,大家都有一個共鳴:“打造共通共用、共建共享的科技創新示范平臺正當其時、十分必要。”
當前,全國正在進行新一輪戰略科技力量布局,明確提出在成渝地區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四川正以成渝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為牽引,加快建設一批高能級科技創新平臺。在此背景下,院地共建中國(綿陽)先進技術研究院生逢其時。
為什么要建中國(綿陽)科技城先進技術研究院?市科技局局長趙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給出了三個答案。
“首先,成立中國(綿陽)科技城先進技術研究院是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的重大舉措,是強化保障國防需要和市場需求的務實之舉,是加快建設國家科技創新先行示范區的關鍵一招,能夠為全面建設中國科技城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綿陽提供有力支撐。”趙琳告訴記者。
第二個答案則蘊藏在中國(綿陽)科技城先進技術研究院的主攻方向上,將聚焦核技術應用、激光裝備、先進材料等優勢領域,以打造共通共用、共建共享的高能級創新平臺為目標,為加快建設國家科技創新先行示范區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創新高地提供新動能,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國家戰略貢獻綿陽智慧和力量。
趙琳表示,中國(綿陽)科技城先進技術研究院還將在關鍵產業技術應用研發、成果轉移轉化、創新人才引育、金融資本匯集等方面先行先試、探索路徑,促進產業需求、創新要素與金融資源一體化發展,打通科技成果轉化、市場應用“最后一公里”,推動科技力量更好地履行時代使命、服務國省大局。
2 組建新型研發機構打破體制藩籬突破核心技術
如何攻堅?明確路線圖譜是第一位。組建中國(綿陽)科技城先進技術研究院,是一次解放思想、創新理念、推動發展的過程,有“促進協同創新、突出高點定位、集聚優勢力量、推進機制創新”四大特點。
“促進協同創新”主要是體現在科技協同上,通過中國(綿陽)科技城先進技術研究院的創新平臺,可以將在綿院所科技成果向地方進行轉移轉化,實現科技協同創新發展。
從目標功能定位上看“堅持高點定位”——中國(綿陽)科技城先進技術研究院將聚焦核技術應用、激光裝備、先進材料等優勢領域,以推動“卡脖子”和國產替代等關鍵核心技術突破以及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為目標,致力于將中國(綿陽)科技城先進技術研究院建設成為高水平的新型研發機構,展現較高的目標定位。
如何看待“集聚優勢力量”這個特點?中國(綿陽)科技城先進技術研究院集聚優勢力量形成科技資源集聚地、金融資本匯集地、創新人才引育地,從而體現強大創新合力。
“中國(綿陽)科技城先進技術研究院集聚優勢創新資源,選取重大科技成果轉化,我市將集中重點財力支持研究院建設,對引育所需專項資金,按照‘一事一議’方式給予支持。”市科技局副局長熊儀江告訴記者,同時還將支持中國(綿陽)科技城先進技術研究院引入天使、創投、風投等資金;支持研究院建立人才引育服務機制,全職或柔性引進院士以及各類創新領軍人才擔任學術帶頭人、組成研發團隊。
“推進機制創新”主要體現在運行機制設置上,中國(綿陽)科技城先進技術研究院借鑒先進地區的建設經驗和做法,以創新理念貫穿始終,通過建立完善突破性的協同機制、“放管服”結合的管理機制、覆蓋創新全鏈條的運行機制,深化科技領域“放管服”和供給側改革,實現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創新突破。
3 強化科技成果轉化力奏好科技與經濟“交響樂”
中國(綿陽)科技城先進技術研究院的應運而生正是綿陽堅持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強化應用導向,發力“供給側”的具體舉措。
縱觀綿陽創新領域的闖與試,不僅在于區域聯動,還有制度、人才、資金等要素的配套與整合。今年以來,我市通過出臺政策措施、搭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體系、廣開源頭導入科技創新資源、找準科技成果轉化的堵點難點卡點問題,不斷推動科技成果落地落實。
科技成果轉化是科學技術轉變為現實生產力的重要途徑,是促進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的關鍵環節。中國(綿陽)科技城先進技術研究院將如何在這方面破題?
在服務經濟建設大局上,中國(綿陽)科技城先進技術研究院將聚焦協同創新和產業發展需求的關鍵核心技術,進一步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實現研究開發與產業化同步推進,促進科技成果的工程化、資本化、產品化,進而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在科技成果轉化的鏈條上,每個節點、每個主體都不可或缺,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創新主體都應發揮好各自職責。一頭是科研探索,一頭是產業需求,二者有天然的差異。”熊儀江介紹,中國(綿陽)科技城先進技術研究院以院地共建為基礎,將有力促進資源共享,推動重大科技成果二次研發和轉移轉化,實現創新協同發展。
據了解,中國(綿陽)科技城先進技術研究院作為科技創新示范平臺,將積極探索和創新利益協調機制,讓各類科技資源有效聚集、創新主體充分調動、創新引擎全速運轉,促進創新資源互通共享、相互支撐、高效轉化。
攢指成拳,打造集聚各類要素的“強磁場”,已成為綿陽科技創新領域的共識。
“科技城新區研究制定了招院引所專項政策,從辦公場地、人才聚集、平臺建設、技術攻關等多個方面給予支持。”綿陽科技城新區科技創新局負責人楊靜霞表示,對中國(綿陽)科技城先進技術研究院落戶到科技城新區將提供辦公場地,幫助研究院里的研發團隊、創新創業團隊、科技服務機構順利入駐,讓在綿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在科技城新區轉化,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
中國(綿陽)科技城先進技術研究院是具有鮮明的中國科技城特色的研究院,將朝著建設成為有全國影響力的新型研發機構邁進!
(綿陽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郭若雪)
編輯:譚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