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讓數據跑路 讓老人省心
涪城推進社保“適老”服務
綿陽新聞網訊 家住涪城區楊家鎮回龍寺村9組的趙富華老人,由于年事已高,行動不便,患腦梗后生活不能自理,每年一次的退休人員認證成了家人的煩心事。基層網格員唐桂芳了解這一情況后,主動上門,通過四川E社保APP“為他人認證”模塊,對趙富華老人進行了人臉認證。這僅僅是涪城區社保中心“親情化退管服務”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涪城區全面推進社保數字化轉型經辦,許多社保業務通過網廳即可“不見面”完成。然而,對一些老年人來說,“指尖辦事”并不方便。為此,今年涪城區社保中心采取多種舉措,推出了“親情化退管服務”,為市、區兩級9萬余名企業退休人員提供更便捷、更貼心、全方位的社保服務,確保“數據快時代”不棄“老年慢人群”。
窗口服務溫馨暖心。涪城區社保中心優化辦事大廳硬件設施,落實首問負責、一次性告知和老年人優先制,主動發放相應業務辦事指南,配備藥箱、老花鏡等便民物品。設置老年人綠色通道,完善“健康碼”管理,為無智能手機的老人建立手工登記臺賬。開展“領導干部走流程”,全面優化待遇領取資格認證、退休人員檔案管理、養老待遇申領等業務流程;探索推行養老待遇預發制,破解因上年省平工資標準公布時間晚無法領取待遇的困境。
數據跑路省力省心。該中心提前謀劃養老待遇調整工作,及早開展數據篩查比對,預測調待業務系統需求,確保全區退休老人待遇調整及時到位。同時,與多部門建立“數據共享、協同聯動”機制,對全區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退休人員進行“不見面”資格認證。大力推廣“四川E社保”進行養老金資格自助認證、家人代認證。落實涉老業務全省通辦、跨省通辦、川渝通辦事項,讓老年人在家享受貼心社保服務。
基層服務便利舒心。此外,該中心延伸退管服務“觸角”,建成退休老人社會化服務標準化場地33個,在重陽節等節日開展豐富多樣的黨建文體活動,豐富老年人晚年生活。挖掘社會保險資金流量、人流量、數據流量等優勢,與工行、商行、信用社開展“社銀一體化”網點建設,高頻事項納入網點業務范疇,為老年人提供家門口的便捷服務。加強基層平臺人員涉老業務的指導,建成資格認證、待遇查詢等業務不出村的社保“15分鐘服務圈”。(謝洪英 綿陽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李橋臻)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