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抓好風險防控 消除源頭隱患
我市發布安全生產與自然災害風險提示
綿陽新聞網訊 1月22日,記者從綿陽市應急管理局獲悉,日前,我市組織相關單位對全市歲末年初安全生產與自然災害風險形勢進行會商,認為當前是安全生產事故的易發多發時期,并發布風險提示。
根據會商,預計當前至2月下旬,我市大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正常略偏高,降水量較常年同期正常略偏少,空氣濕度較常年同期偏低。近期至春節前后,森林防火、低溫冰雪冷凍災害、農作物災害風險形勢不容樂觀。“歲末年初歷來是安全生產事故的易發多發時期,加之低溫雨雪冰凍天氣和森林火災風險與疫情防控疊加,當前及春節前后防范化解安全生產和自然災害風險任務更為突出。”市應急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嚴密防范各類生產安全事故。提示指出,針對疫情防控新形勢下新增的安全風險,各地各部門要督促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嚴守安全發展底線。要緊盯“兩客一危一貨”等重點車輛,及時消除交通道路源頭隱患;要加強年底建筑施工行業安全監管,綜合運用明察暗訪、專家巡診、約談警示等手段,扎實抓好“排險除患”集中整治;強化A級旅游景區安全管理,制定和實施游客流量管控方案;加強危險化學品企業全鏈條安全監管,切實抓好風險管控;要組織專門力量開展電氣線路隱患排查,嚴防違規鋪設、私拉亂接等行為,提升安全防范意識和能力……
加強防范自然災害風險。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密切關注天氣和森林火險變化趨勢,嚴防森林火災發生,確保林區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森林資源安全;各地要組織公安、交通運輸、氣象等部門科學制定車輛疏導和分流方案,保障交通運輸安全暢通;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對中小學校舍、醫院、敬老院等人員密集場所的安全檢査,落實防范措施;要加強供水、供電、供氣、通信、特種設備等相關基礎設施安全檢查,及時排除故障,確保相關設施設備安全穩定運行;要提前儲備必要的救災物資,保證災害發生后救災物資及時發放;要加強震情監測,做好防震減災各項工作。(綿陽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王敏 謝艷)
編輯:譚鵬